经验者之家|养生修身:家长的亲近行为可致新生儿肺炎……

篇一:家长的亲近行为可致新生儿肺炎

宝宝一出生,家人乐开花。奶奶抱完了爷爷抱,爷爷抱完了爸爸抱,爸爸抱完了姑姑抱……专家提醒,其实这样“稀罕”孩子是挺危险的一件事儿。

爸爸亲一口女儿患肺炎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新生儿病房里得肺炎的小患者不少。其中一个孩子呼吸急促,正在吸氧,不能吃奶。主治医师张良告诉记者,这个孩子是前一天刚刚送来的肺炎患者。而她的病竟源于爸爸深情的吻。张良解释,这位父亲非常喜欢孩子,总是抱着亲个不停。殊不知,在他亲吻孩子的时候已经患上了感冒。于是,父亲和孩子同时出现了症状:大人开始头痛,发热,咳嗽;孩子出现吃奶呛咳,吐沫,不爱哭,活动减少等现象。

对此,张良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亲戚邻居最好不要一伙一伙地去探望孩子的妈妈和孩子。因为很多大人是疾病的“隐性感染者”和带菌者,在与孩子亲近的同时,很容易将病菌传给孩子。如果一定要看孩子的话,大人应避免近距离地对着孩子呼吸,同时最好能戴上口罩。

张良提醒,新生儿患肺炎后一般没有大孩子那样高热、咳黄痰的症状,只是表现为吃得少或吃奶呛咳、不爱动、不哭闹、嘴巴吐沫和脸色或肤色发暗等。所以,如果妈妈们忽然发现自己的宝宝近来特别“好带”,和平时不一样时,就应该提高警惕了。

亲近孩子前,拇指和指尖要洗

篇二:新生儿鹅口疮要标本兼治

鹅口疮是新生儿和小婴儿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真菌感染性疾病,以白色念球菌感染多见,主要发生在新生儿或小婴儿的口腔两颊黏膜、唇、舌面,上颚、牙龈等,严重者可以累及咽喉部。鹅口疮是一种白色的乳凝块状物,类似奶凝块,不易剥去,如果强行剥去则局部黏膜出现潮红、可以渗血。孩子患鹅口疮一般没有疼痛感,也不流口水、不影响吃奶。但是当孩子抵抗力下降时,病变开始向下蔓延,造成咽喉部、食道、肠道、气管或者肺部感染,出现呕吐、呛奶、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等表现。极个别的可以侵入血液而发生败血症、肺炎或脑膜炎。

对于鹅口疮的处理、既要治标也要治本,因此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要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很多免疫活性物质,如母乳中的主导蛋白质α-乳清蛋白起到益生元的作用,不但可以促进益生菌双歧杆菌在大肠中落户,还能继续繁殖起来。更何况母乳中还含有双歧因子、免疫球蛋白,主要是分泌性lgA抗体、乳铁蛋白、溶菌酶等。

如果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抵抗力下降,或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类的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造成的鹅口疮,就需要采用全身支持疗法,增加机体抵抗力,不要滥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和免疫抑制剂药物。同时使用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

对于因接触不洁食具造成的鹅口疮,孩子所用的一切物品包括食具都要进行清洁消毒。同时护理人员必须注意自身的清洁,尤其是护理孩子前要洗净双手。

治疗鹅口疮可以用2%碳酸氢钠(即苏打)溶液清洗口腔,因为碱性环境不利于白色念球菌生存。然后涂抹制霉菌素,其溶液配制一般是5毫升水(或甘油)里加上制霉菌素50万单位(制霉菌素一片多为50万单位),最好在孩子吃奶后进行涂抹,以免药物被冲掉,每天3次。严重者或反复发作者,可以同时口服制霉菌素,一般一天25~50万单位。需要注意的是,制霉菌素一定要用够疗程,以彻底清除病原体。同时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肝、肾情况。

一些反复感染的患儿主要是因为在某个感染途径清洁没有做好,或者使用抗真菌的药物治疗没有用够疗程,也有可能孩子本身存在着免疫缺陷,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

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衡的情况,可以使用益生菌佐治。但是仍以抗感染为主,益生菌只能辅佐使用。目前没有报道说单纯使用益生菌可以治疗鹅口疮。

对于妈妈乳房的清洁,不建议使用香皂等洗浴物品,每次孩子吃完奶后挤出几滴乳汁涂抹在乳头上,待其干燥即可,孩子吃奶前用清水擦拭后就可以让孩子吃奶了。

人工喂养的宝宝使用的奶瓶、奶具等物品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干净,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奶瓶等食具清洗干净,放置干燥,仍然会有一些细菌存活,存在着致病的可能,因此必须采取水煮或蒸的消毒方法。

篇三:新生儿室温宜22℃左右

连日来,省儿童医院出现了双胞胎住院高峰,最多的一天接诊了13对。医生称,由于气温骤降,早产双胞胎抵抗力低,要注意防寒,患病必须及时就诊。

大文和小文刚生下来时就比一般的婴儿小,且身体发育不良。这对双胞胎昨日虽然出院了,但其父母仍忧心忡忡:“小孩生下来太小了,什么问题都有,如肺炎、黄疸等。天一冷就感冒,感冒了肺炎就跟着来。”

据医生介绍,双胞胎大多都是早产儿,部分器官发育不完善,由于最近气温骤降,才导致这么多的双胞胎婴儿住院。“早产儿抵抗力比较差,保温一旦不够,就容易引发感冒、肺炎等,如果不及时就诊是很危险的。”医生提醒广大新生儿妈妈,平时宝宝保暖时要适当打开空调和其他取暖设备,小儿室温宜保持在22℃左右,如果是早产儿的话就必须保持在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