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养生修身:怀男孩变丑?陈妍希素颜合影不及陈乔恩……
篇一:怀男孩变丑?陈妍希素颜合影不及陈乔恩
近日有台湾媒体报道,已怀孕7个月的陈妍希肚子里是个男孩,预产期是明年2月初。民间一直有“女美娘,男丑母”的说法,难道陈妍希是是真的因为怀男孩变丑了吗?
传言怀孕变丑生男孩变美生女孩?
对于这条流言,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解释”:准妈妈们如果肚中怀的是女孩,胎儿分泌的雌性激素占优势,妈妈的身体内就增加了额外的雌激素,皮肤自然会越来越好。如果怀的是男孩,男孩分泌的雄性激素会多一些,油脂分泌增多、角质层增厚,看起来就会变丑了。
其实按这种思路往下想,如果肚里怀着的是双胞胎,或者是龙凤胎,那么妈妈体内的激素水平岂不是会有更大变化?可是有报道显示,妈妈体内的固醇类激素水平(雄激素,雌激素都属于固醇类),在单一性别的双胞胎和龙凤双胞胎之间的并没有明显差别。从这一点来看,这个传言就很有问题。
胎儿性别可以让准妈妈的容貌发生变化吗?
对于胎儿性别对母亲激素水平的影响,学界的观点并没有统一。实际上,相比怀孕前,无论胎儿的性别如何,妈妈体内的激素水平都会发生显著变化,雌激素,孕激素,睾酮都会明显上升。
雌激素对维持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虽能让女性的皮肤变得更加柔嫩,但水平过高,也会导致皮肤色素沉积,出现色斑。
举例来说,在正常的成年女性中,随月经周期的变化,雌二醇(生物活性最强的雌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大约是从大约20ng/L到大约750ng/L,而在孕妇中,接近生产时怀着女孩的妈妈体内的雌二醇含量约为23000ng/L,怀着男孩的约为20000ng/L。
对于渴望保留美丽的皮肤的准妈妈们来说,孕妇体内的雌激水准已经是“过高”了。如果怀有男胎的孕妇雌激素水准的确是稍低一些,那么那些孕妇们的皮肤反而应该更好一些才是。但实际上,准妈妈们的皮肤是否能保持光鲜、靓丽,并不只取决于雌激素水平,还与生活习惯、环境等许多因素有关。想靠观察孕妇的皮肤就确定肚中胎儿的性别,是不靠谱的。
因此,有时候大家觉得准妈妈变丑了,或许只是因为变胖了而已,对于准妈妈来说,保持好心情最重要,不用太在意哦。
篇二:准爸爸也有早孕反应
电影《早熟》中有这么一个不起眼的镜头:男主人公说起早孕现象不仅仅是准妈妈的专利,准爸爸也有份。看到此处,我不禁回想起自己怀孕初期的一幕幕――老公情绪跌宕起伏,时而更加温柔,时而激动万分。随着孕期慢慢增加,就连老公的肚子都和我的一起鼓了起来。我开玩笑说,我俩怀的是一对双胞胎。
早孕反应,准爸也有份
英国伦敦圣乔治大学的科学家曾经对282位健康的准爸爸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跟踪统计调查,发现这些年龄从19岁到55岁的准爸爸们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奇怪的早孕反应,比如抽筋、背疼、情绪波动、牙疼、失眠、抑郁、饮食口味发生变化等,有的甚至还会晨吐或者肚子鼓起来,就像真怀了宝宝一样。其中,有11位准爸爸特意去看了医生,但是并没有发现任何健康方面的问题。
这些准爸爸中,有些人的早孕反应出现得早、消失得也早,有些人则一直持续到老婆生产,大部分人的早孕反应都会在孩子出生以后逐渐消失。
体内激素变化,是早孕反应的根源
研究人员发现,导致准爸爸出现早孕反应的罪魁祸首,其实和导致准妈妈出现早孕反应的一样,都是体内复杂的激素变化。
在老婆怀孕期间,准爸爸的性类固醇激素(睾丸素或雌二醇)的浓度会降低,而催乳素和皮质醇的浓度会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早孕反应越严重的准爸爸,性类固醇激素浓度降低得越明显,而在孩子出生之后,睾丸素水平更会降低至平常的1/3。
准爸爸出现激素水平的调节和变化,主要是通过接触孕妇、映像孕妇的各种反应等产生的。
不仅如此,2011年,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自身睾丸素水平高的单身男相对于低的单身男来说,在未来四五年里将有更大的可能成为父亲。而在成为父亲以后,每天照顾孩子3个小时以上的男人的睾丸素水平比不参与照顾孩子的男人要低很多。这说明睾丸素水平和男人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双向性――睾丸素水平高的男人会更早成为爸爸,而有了孩子以后,睾丸素水平降低,会促使爸爸参与到照顾孩子当中。正是这种过山车般跌宕起伏的激素水平变化,让男人成为爸爸,并且成为好爸爸。
当爸爸,会使男性更健康
早就有数据显示,已婚父亲相对于单身男来说,患某些疾病的风险和死亡率较低。比如,201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超过13万名已婚和曾经结婚的男性进行为期1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那些没有子女的人比有子女的人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更高。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结果,原因不十分明确。最近有科学家猜测,这很有可能和男人激素水平的调节有关。青壮年时,为人父会使男人睾丸素水平降低,这很可能就是男性健康的根源。比如说,高水平睾丸素可能会增加前列腺癌的几率,以及不良胆固醇的积累,更会导致一些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行为,如使用毒品和过量饮用酒精等。孕育孩子以后,准爸爸们的睾丸素水平开始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某些疾病的风险,为照顾孩子提供条件。
篇三:5个早产儿即有1个患血管瘤
摘要:血管瘤这个听上去就很恐怖的疾病,令很多家长闻之色变。到底血管瘤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珠江医院儿科副主任杨丽华告诉家庭医生在线,血管瘤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清楚,好发于体重不足1500克的早产儿,其中女婴较男婴多见。
受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中心副主任医师杨丽华教授
新生儿血管瘤是什么?很多父母闻之色变!
我国新生儿血管瘤的发病率在3-8%左右,也就是意味着每年最少有30万左右的新生儿患有血管瘤,居于婴幼儿皮肤病的第二位。其中,早产儿、低体重儿发病率高达到20%,相当于5个早产儿里面有1个患有血管瘤。事实上,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血管性疾病,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清楚,大部分都是良性的。“血管瘤可发生于任何位置,这些红红的像‘胎记’一样的东西,很容易被父母忽视。”珠江医院儿科副主任杨丽华主任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表示,血管瘤好发于体重不足1500克的早产儿,其中女婴较男婴多见,大部分婴幼儿血管瘤通常会在出生后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后才出现。
血管瘤是什么
所谓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一般而言,新生儿75%的血管瘤都是属于先天性的,大部分在出生后一个月才逐渐显现出来。造成婴儿血管瘤的原因是什么?目前发病的机制尚未清楚。“但据目前的研究发现,遗传性的原因不大。”杨丽华副主任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表示,国外的一项调查发现,单卵双胞胎血管瘤发生的一致性与双卵双胞胎相比,无明显的差异,通俗的说,遗传因素在血管瘤的发生发展中并不起主要作用。从本质上来说,血管瘤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发育失常导致的血管畸形(错构瘤),是先天性的,占75%。
另一种是因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产生的真性肿瘤,是后天发生的,约占25%,其主要原因是与血管增值有关的生长因子表达过高所致。
常见的血管瘤有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血管瘤的危害,取决于它的生长部位、大小及组织成份。大部分血管瘤患儿在1岁后,毛细血管瘤会自行消退,当然也有例外,杨丽华教授指出,“由于血管瘤可发生于任何位置,如果血管瘤长在脸上、眼球、咽喉等器官,就可能影响这些部位的功能,危害婴儿健康,这个时候就要积极进行治疗。”
预防小儿血管瘤避免早产是关键
与10年前相比,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增加了近半,早产儿在出生后罹患多种疾病的风险远远高于足月新生儿,间接上增加了婴幼儿患血管瘤的几率。美国《脉管性疾病杂志》刊登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早产儿患血管瘤的几率是足月产婴儿的2倍。大部分婴儿血管瘤患者雌二醇水平偏高,而引起雌二醇水平增高的原因有很多种,
“现代人压力很大,高龄产妇不断增多,宫内着床的环境也会发生改变,再加上环境、饮食、药物使用不规范等变化,孕妇很容易发生早产。”杨丽华副主任指出,婴儿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发病率的攀升与这些因素有着一定的联系。她建议怀孕后的妇女应该放松心情,饮食规律,避免早产。
此外,她提醒家长,婴儿血管瘤一般在出生后一个月才显现,父母应检查小儿体表有无异常,尤其注意那些较为隐蔽的部位,比如会阴、腋窝、背部等。一旦发现类似的红痣或小疙瘩,应从按压后的颜色变化及是否向外凸出、有无毛发等情况来判断,必要时带孩子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