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养生修身:小孩过生日吃出肠炎 暑假期间饮食要适当……
篇一:小孩过生日吃出肠炎暑假期间饮食要适当
重庆商报讯暑期许多孩子不是吃就是玩,有吃胖了一圈的,也有吃瘦了一圈的。近日,儿童医院门诊接诊的急性腹泻的学生患者增多。专家提醒暑期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吃冷食、冷饮要适当。
过生次日腹泻不止
昨日,10岁的露露过生日,邀约了几个好朋友在家里庆祝。妈妈给几个孩子准备了一大桌子菜。吃完饭后,孩子们出去游泳,游泳后买了几大包零食边走边吃。晚上,几个孩子疯耍之后,又出去吃了路边的烧烤。第二天,露露就开始腹泻不止。看着一天上十几次厕所的露露,妈妈急坏了,而且露露精神也不好了,整个人都无精打采的,还时不时说肚子痛。于是,妈妈赶紧带着露露来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查,结果被医生诊断为细菌性肠炎,初步判断露露可能是吃了被污染的食物造成的。
暑假儿童消化道疾病多发
儿童医院消化科李主任说,天气变热了,不少孩子食欲下降,冰糕、冷饮成为孩子的最爱。家长白天忙着上班,放假的孩子在家里饥一顿、饱一顿,为了省事孩子就到街边摊吃饭,对卫生条件毫不注意,一些孩子看电视、打游戏,晚上熬夜、白天睡懒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暑假儿童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冰箱别当作“保险箱”
在此,李主任提醒家长,暑期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吃冷食、冷饮要适当。白天上班的家长最好提前为孩子准备好午餐,放入冰箱,叮嘱孩子加热后再吃,避免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和杂粮,多喝白开水,适当摄取蛋白质类的食物。注重一日三餐营养的正常摄入,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不均衡。夏季气温高,尤其要注意食物变质。冰箱不是保险箱,饭菜要加盖放置冰箱,隔夜的菜一定要加热才吃,不要让新鲜蔬菜或熟食在冰箱里放置太久。
篇二:夏季防小儿肠炎的着手点
夏季到来,小儿肠炎发病也开始增多。小儿肠炎是由各种不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道内感染,细菌性肠炎多发。其临床表现轻型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水分增多,呈稀便、蛋花样便、水样便或黏液脓血便,可伴有溢乳、呕吐及食欲不振,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数可在数日内痊愈。而重型除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出现惊厥、昏迷、休克、中毒性脑病而危及生命。有些患儿可因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当转成迁延性或慢性而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引起肠炎的病原菌多经污染的餐饮具、食物等进入消化道,因而,严把入口关,是防治小儿肠炎的重要环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饮食喂养,确保食物新鲜干
篇三:幼儿肠炎该如何用药
小儿急性肠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常见病(又称婴儿腹泻),其主要症状是腹泻,可因饮食不当和肠道内或肠道外感染引起。肠道内感染以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为多见。人工喂养比母乳喂养者较多发病,其原因除畜乳容易污染外,还与母乳含有一种能促进双岐杆菌生长的粘多糖有关,双歧杆菌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
肠道感染除细菌性痢疾、霍乱、鼠伤寒等外,其它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真菌和原因不明的感染性腹泻均可称为肠炎。
2岁以下小儿,在秋冬季出现流行性腹泻,粪便蛋花样或白色水样便,无脓血大便的,患轮状病毒肠炎的可能性大;如发生于夏季,大肠杆菌致病的可能性大;粪便含粘液、脓血的应考虑细菌性痢疾、空肠弯曲菌或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
(1)轻型腹泻的,要禁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和高脂肪饮食,暂饮米汤、豆浆、酸乳或脱脂乳,母乳喂养者要缩短喂乳时间。重型腹泻的患儿要速送医院救治。在家中治疗的轻型腹泻,可口服补液盐(药铺中有售),每包冲水500毫升,少量多次喂服,一般轻度脱水的,每日每千克体重50毫升;中度脱水的,每日每千克体重80―100毫升。吐泻好转后3―4天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2)小儿得肠炎,有条件时最好要做大便化验或培养以明确诊断。大肠杆菌肠炎时,可用多粘菌素B,每日每千克体重5―10万单位,3―4次分服;或用卡那霉素,每日每千克体重50毫克,分3―4次口服。疗程不要超过7天,以防菌群失调。
(3)空肠弯曲菌肠炎可用琥乙红霉素,每日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分3~4次ngR。
(4)霉菌性肠炎可用克霉唑,每日每千克体重20―60毫克,分3次口服。
(5)病毒性肠炎,抗生素治疗无效,可用中成药卓丹止泻灵,1―3岁每次5毫升,每日3次;3―7岁,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