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养生修身:神经肌肉萎缩怎样按摩 肌肉萎缩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一、神经肌肉萎缩如何按摩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病因主要有: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缩。肌肉营养状况除肌肉组织本身的病理变化外,更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脊髓疾病常导致肌肉营养不良而发生肌肉萎缩。肌萎缩患者由于肌肉萎缩、肌无力而长期卧床,易并发肺炎、褥疮等,加之大多数患者出现延髓麻痹症状,给患者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肌萎缩患者除请医生治疗外,自我调治十分重要。
(1)摩法:首先要用两手掌擦热,按摩两侧腰部,每侧50次,每日早晚各作1次,外伤性肌肉萎缩治疗方法之一。
(2)捶法:需要用两手握空拳,前后来回捶击双侧,或结合捶击与其对应的腹部,每次20下。
(3)推法:用两手掌根部紧按腰部,用力上下推动,动作要快速有劲,直至发热为止,每日早晚各进行1次。具有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
上面就是对神经肌肉萎缩按摩法的介绍,希望对患者的认识有帮助。肌肉萎缩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必须积极地进行治疗,按摩方法只能作为改善的方法,而不能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患者必须明确这一点。另外,患者平时的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重视。
二、肌肉萎缩要怎样进行康复训练呢
一、中医治疗。
痿证是指筋骨痿软,肌肉瘦削,皮肤麻木,手足不用的一类疾患。由运动神经元病、全身营养障碍、废用、内分泌异常而引起的肌肉变性、肌肉结构异常,遗传、中毒、代谢异常、感染、变态反应等多种原因均可引起肌无力、肌肉萎缩等。肌肉萎缩的中医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二、运动治疗。
肌肉萎缩病人要想缓解关节过早畸形,首先就要注意做好身体锻炼,避免强行性功能锻炼,因为强行性功能锻炼会因骨骼肌过度疲劳,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反而不利于治疗。
三、心理治疗。
在治疗肌肉萎缩的时候,还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愉悦的情绪,这样有利于辅助治疗肌肉萎缩,而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影响到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调节,使肌跳加重,使肌肉萎缩发展。因此患者的心理治疗很重要。
四、避免感染
病人还应该避免受到感染,肌肉萎缩做好护理方面的工作是很重要的,一般患者的抵抗力较差,所以应避免感染、风寒、感冒的发生,感冒等病会导致患者肌肉萎缩的症状加重。
五、物理及按摩治疗:
可以防止关节挛缩,改善假肥大型患儿局部血液循环。一般治疗:患者合理调配饮食结构才更有利于康复。增进饮食营养可以供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有利于肌力、肌肉的增长,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这就是肌肉萎缩的治疗方法之一。
六、劳逸结合
肌肉萎缩病人的肌肉处在一个损伤的状态下,不要做剧烈性的锻炼,强行性功能锻炼还可能使骨骼肌疲劳,对其恢复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肌肉的生长是漫长的过程,因损伤的恢复会更加的缓慢,所以需要我们劳逸适度。
三、肌肉萎缩是如何引起的呢
1、神经源性肌萎缩主要是脊髓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见于脊椎椎骨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神经损伤、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脑部病变和脊髓病变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症等。
2、肌源性肌萎缩常见于肌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症、周期性麻痹、多发性肌炎、外伤如挤压综合征等、缺血性肌病、代谢性肌病、内分泌性肌病、药源性肌病、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肌病如重症肌无力等。
3、废用性肌萎缩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系由肌肉长期不运动引起,全身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4、其他原因性肌萎缩如恶病质性肌萎缩、交感性肌营养不良等。
四、肌肉萎缩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呢
肩胛带肌肉萎缩
是进行性四肢近端性肌肉萎缩症状和临床表现。进行性四肢近端性肌萎缩常为肌原性萎缩,以四肢的近端及躯干肌明显,这种肌肉萎缩的症状表现为肩胛带肌和骨盆带肌的萎缩和无力。如颈肌的无力,有些患者需用手支撑才能将头抬起。肩胛的肌肉萎缩构成翼状肩胛。
肌原性面部肌肉萎缩
是由肌肉本身疾病,可能还包括其他一些因素,如肩带或面肩肱型的肌营养不良患者,通过形态学检查证实为脊髓型肌萎缩。另一方面当下运动神经元任何部位损害后,其末梢部位释放的乙酰胆碱减少,交感神经营养作用减弱而致肌萎缩,是常见的肌肉萎缩症状。
骨间肌和鱼际肌肉萎缩
通常以手部小肌肉无力和肌肉逐渐萎缩起病,可波及一侧或双侧,或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同样是常见的肌肉萎缩的症状。因大小鱼际肌萎缩而手掌平坦,骨间肌等萎缩而呈爪状手的肌肉萎缩症状。肌萎缩向上扩延,逐渐侵犯前臂、上臂及肩带。
分型症状
1、急性或亚急性肌萎缩:一般为神经原性萎缩,其发生的速度与神经损害的速度和程度有关。神经受损及中断的越急、越严重,则肌萎缩发生的越快、越明显。急性起病时肌萎缩发生于瘫痪之后,临床以瘫痪的表现为主,如脊髓灰质炎、周围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酒精中毒等。神经痛性肌萎缩早期表现为肩胛附近的剧烈疼痛,继之在肩胛附近很快出现肌张力降低、瘫痪及肌肉萎缩,在某些肌群中可出现单一的萎缩,呈镶嵌式。
2、进行性四肢远端性肌萎缩:常为神经原性肌萎缩,以四肢远端为主,上肢于手的骨间肌,大、小鱼际肌表现明显,而下肢于胫前肌的萎缩表现较明显。两侧基本对称,常发生于瘫痪之前,为单一的症状。常见的疾病有运动神经元病的肌萎缩侧索硬化型和进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缩症,颈椎病所致的上肢远端的无力和肌萎缩。腓肠肌萎缩症表现为下肢大腿下1/3处为界的肌肉萎缩,伴有深浅感觉障碍,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另外,脊髓空洞症、脊髓血管畸形、麻风以及慢性前角灰质炎都可致四肢远端的进行性肌萎缩。肌肉病的萎缩性肌强直和远端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也表现为四肢远端的肌萎缩。
3、进行性四肢近端性肌萎缩:常为肌原性萎缩,以四肢的近端及躯干肌明显,常表现为肩胛带肌和骨盆带肌的萎缩和无力。如颈肌的无力,有些患者需用手支撑才能将头抬起。肩胛的肌肉萎缩构成翼状肩胛。骨盆带肌的萎缩无力形成特异的‘鸭步’步态。常见的疾病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糖尿病性肌萎缩和激素性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