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养生修身:低血糖吃什么好 6款食谱有效调控糖……
一、低血糖要吃的6款食谱
一、虾皮腐竹:可经常食用,本品为高蛋白饮食,防止低血糖和高脂血症。
原料:腐竹250克,虾皮20克,蒜头一瓣,麻油、姜、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虾皮加酒、水浸发并煮沸,腐竹冷水发后撕成细长条。油烧热后爆香蒜茸、姜末、加入腐竹及虾皮(连汁),煮沸调味、再用小火烩20分钟,淋上麻油即成。
二、西湖牛肉羹:每周1~2次,具有补脾养胃、强筋壮骨,治疗低血糖症的作用。
原料:牛腿肉200克,鸡蛋2只,黄酒、葱姜、酱油、麻油、胡椒粉、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牛肉切成细末,略剁后加少酒、酱油、胡椒粉、生粉拌匀。清水适量加姜末煮混后将牛肉末拌入内,再将打匀的蛋液倒入,调味着薄芡,撒上葱花,淋上麻油即可。
三、炸五香麻雀:每周一次,主治低血糖引起的头晕,腰酸冷软。
原料:麻雀10只,五香粉少许,黄酒、姜片、酱油、味精各适量。
制作:麻雀去毛、去内脏洗净,加上酒、酱油、五香粉、味精、渍半小时后滚上干生粉。菜油烧至六成热时爆入姜片,放入麻雀。
四、鲫鱼头豆腐汤
1、鱼头一分为二,冲洗干净里面的血渍。
2、将鱼头嗓子处的鱼牙切去,扔掉。
3、鱼头用料酒腌制一会,可以去腥。
4、豆腐用水冲洗干净,切成长方形的小条。
5、锅烧热,放少量油进去。
6、把鱼头放锅中,小火慢慢煎,煎至两面略焦黄。
7、将煎好的鱼头拨一边,放入葱姜蒜爆香。
8、注入开水没过鱼头,喜欢喝汤的可以多放一些水,小火煮至沸腾,改中小火煮十几分钟呈奶白色。
9、放入豆腐煮5分钟,再放入盐和鸡精调味10.撒上小葱,即可出锅。
五、猪肝配菠菜
1、将猪肝洗净,去除白膜,切片2,然后加入20ml的白醋,腌制20分钟左右。
2、倒去白醋,将猪肝移到干净的盘中,加入生粉,姜丝,盐。
3、倒入50ml的啤酒,混合均匀上浆,继续腌制20分钟。
4、冲洗干净的菠菜,放在漏篮里自然沥去水分8,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后,放入菠菜焯一下,加入几滴食用油,加入三分之一勺食盐,焯煮半分钟,焯好的菠菜捞出沥干水分。
5、烹制猪肝过程:平底锅加入适量食用油,爆香姜丝,。加入腌制好的猪肝翻炒,猪肝半熟的时候,再加入20ml左右的啤酒。
6、待猪肝炒熟时,加入老抽上色即可,将炒好的猪肝,摆放在菠菜中间。
六、双耳汤
材料:黑木耳、白木耳各10克,冰糖少量。
做法:将黑木耳、白木耳用温水泡发,除去杂质,洗净,放入碗内;放入少量冰糖,加水适量。将碗置蒸笼中,蒸1小时,待木耳熟透即成。
用法:可分次或一次食用,吃木耳喝汤,每天2次。
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银耳含有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二、谈谈低血糖症的预防方法有哪些呢
①对于一些疾病引起的低血糖症,应该积极做好低血糖的护理。比如,糖尿病引起的低血糖症,这时合理用胰岛素很是关键。如果用药用量错误的话,随时可能引起这个问题的出现。
②对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病人说明疾病的本质,给予精神分析和安慰工作。鼓励病人进行体育锻炼。饮食结构适当提高蛋白、脂肪含量,减少糖量,小量多餐,进较干食物,避免饥饿。此外,在食物中加入纤维有一定帮助。也可试用小剂量的抗焦虑安定药。
另外,低血糖患者注意的地方:
①宜吃低糖、高脂、高蛋白饮食,少食多餐。
②有低血糖病史的人应当在活动量增加时,及时少量加餐,外出办事要注意按时吃饭,如果能预见到无法按时吃饭,则应事先吃点东西。
③低血糖症较轻的,可随时喝点甜饮料,吃点饼干,严重的患者则应随身携带一些糖块。
我们平时一定要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让低血糖来找上门了,低血糖的预防也在于生活方面的细节,比如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适量的运动都能够起到预防低血糖的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对病因的规避上,尤其是几个高危病因方面,一定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三、糖尿病低血糖会出现哪些症状
1、低血糖未必有症状
事实上,当血糖低于正常时,有些患者有症状,有些患者则没有症状。没有症状的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频繁发生低血糖者,临床称之为“无症状性低血糖”。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机体神经系统受损、交感神经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降低有关。存在这一问题的患者,一定要加强血糖监测。
2、同是低血糖,症状可以不一样
临床观察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样。例如,婴幼儿及低龄儿童低血糖可表现为哺乳困难、哭闹易惊,易激惹、面色苍白、出冷汗、注意力涣散,恶梦连连、遗尿等,发生在夜间可表现为尿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必须细心观察方能发现。
成年人发生低血糖往往症状比较典型,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感、心慌、手抖、出虚汗,四肢无力等。而发生于老年人的低血糖往往以神经缺糖症状作为突出表现,如嗜睡、意识障碍、偏瘫、癫痫样抽搐、昏迷等,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脑卒中”。另外。“无症状性低血糖”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当中也比较多见。
3、纠正低血糖,干粮并非首选
当由于没有正点进餐、活动量过大或注射胰岛素后进餐不及时出现低血糖症状时,一些患者常选择吃馒头等粮食来缓解。但奇怪的是,有时连吃两个馒头都不能缓解心慌、出汗,大汗淋漓、饥饿等症状。这是因为没吃对!
正确的做法是,进食糖块、果汁、蜂蜜、甜点等,也就是什么甜吃什么。这些食物都是单糖,吃进去后可很快被肠道吸收入血,故能迅速纠正低血糖症状。而馒头等淀粉类食品属于多糖,需要在体内经过逐级代谢分解变成单糖方可被人体吸收,故纠正低血糖的速度相对较慢。
4、饥饿感≠低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出现饥饿症状,就说明发生了低血糖。其实,有饥饿感并不一定发生了低血糖,也可能是高血糖。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血糖越是控制不好,饥饿感越是明显,一旦病情稳定了,饥饿感也就消失了。因此,当出现饥饿感时,一定要及时监测血糖,判定一下自己的血糖是高还是低,以避免盲目施治。
还有一种情况是“低血糖反应”,并不是真正的低血糖。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血糖在短时间内下降过快或下降幅度过大引起的,尽管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甚至稍高于正常值,患者仍出现心慌、出汗、手抖、饥饿等低血糖症状。
5、低血糖比高血糖危害更大
对于高血糖的危害,糖尿病患者知之较多,也非常重视,而对于低血糖的严重性往往重视不够。事实上,低血糖的危害丝毫不逊于高血糖,有时甚至更加凶险。轻度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饥饿感、头昏眼花、心慌手颤、面色苍白、出冷汗、虚弱无力等症状。
葡萄糖是脑组织活动的主要能源,严重低血糖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导致意识恍惚、言行怪异、昏昏欲睡、抽搐惊厥甚至昏迷死亡。不仅如此,发生于老年人的低血糖还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尤应小心。急性低血糖还可引起脑水肿,长期慢性低血糖可导致智力下降,加速脑痴呆。
6、有些低血糖与糖尿病无关
虽然低血糖大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但却非糖尿病患者所特有,其他疾病如胰岛细胞瘤、某些胰外肿瘤、慢性重症肝病、慢性肾上腺功能低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也可导致低血糖。鉴别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低血糖十分重要,因为两者的病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完全一样。
四、发生低血糖时的紧急措施
一旦出现低血糖就必须及时补充糖分,进食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蛋糕、饼干、米饭、面食),但要注意,由于药物会阻断多糖转变成单糖,服用a-糖苷酶抑制剂(如拜唐苹、卡博平、培欣等)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最宜及时补充葡萄糖。
当低血糖症状比较明显或实测血糖较低(血糖低于2.5mmol/L)时,就要及时进食含糖食物(如糖果、巧克力)或含糖饮料,以使血糖快速升高。
当患者意识不清、不能进食时,要及时静脉注射葡萄糖注射液。通过以上措施纠正低血糖以后,还要找到低血糖的原因(如降糖药过量需要及时减小剂量)。
我们应该要让自己的身体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不要让血糖过高当然也不能过低了,家长们了解下小儿低血糖的危害还有急救措施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孩子出现低血糖症状也不要过于担心,本文提到的严重症状也不是常发生的,只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觉得低血糖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