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养生修身:治疗扁桃体发炎有哪些偏方 扁桃体发炎怎样预防……
一、治小儿扁桃体发炎偏方
1、生大黄15克(小儿剂量10克),加沸水250毫升冲泡,候温慢慢咽服。每隔l小时冲泡1次,1剂可连泡4次。
2、蛇蜕(就是蛇蜕下来的皮)炒鸡蛋。
3、明矾水里放上绞碎的蛇蜕喝下。
4、知母、桔梗、天门冬各15克,金银花25克,射干5克,生甘草10克。水煎,分早、午、晚三次服,每次同服土霉素片两粒。
5、鲜石榴果1~2个。取其肉(带肉的种子)捶碎,以开水浸泡过滤,候冷,含漱,1日数次。
6、玉叶主花30g,山豆根6g,爵床15g。水煎服。
7、鲜酢浆草30~60g,食盐少许。酢浆草洗净,加食盐捣烂,用纱布包好,含口中,或煎汤漱口。
8、酸梅6克,青果(橄榄)25克,白糖适量。将酸梅及青果放人砂锅内浸泡半天,然后煎煮,服时加白糖调味。本方能有效地防治小儿扁桃体炎。
9、乌梅肉、生甘草、沙参、麦冬、橘梗、玄参各等分。将前药捣碎混匀,每用15克放人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压温浸1小时,代茶饮,日3次。本方对小儿扁桃体炎有疗效。
10、蒲公英、金银花各400克,薄荷200克,甘草100克,胖大海50克,淀粉30克。先取薄荷、甘草、胖大海及蒲公英200克,金银花200克,磨成细粉,过筛备用。将剩下的蒲公英、金银花加水,合并煎液,过滤,浓缩至糖浆状,与淀粉浆混合在一起,经煮沸成糊状,再与上述备用药混匀,成软块,过20目筛制粒,沸水冲泡10分钟,喝上面的清液,每次10克,日2次。本方适用于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二、导致扁桃体炎的因素
1、抵抗力过低
通常,如果人体的抵抗力偏低的话,诸如过度劳累、缺乏锻炼、营养匮乏时,扁桃体的抵抗能力就会随之而降低,从而细菌、病毒就会伺机侵入到扁桃体,最终会导致扁桃体炎的产生。
2、邻近组织器官疾病的蔓延
当邻近组织器官的急慢性疾病蔓延至扁桃体时,扁桃体常常会因为难以抵抗而被病菌占领,最终诱发炎症的产生,出现红肿、疼痛、低热、咳嗽等症状,严重时会有高烧(人的体温在39℃以上叫高烧,是机体受到有害刺激后的一种反应形式)不退、呼吸急促等急性症状。
3、扁桃体产生抗体
诱发急性扁桃体炎病菌主要包括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以及肺炎双球菌。最近临床研究发现,有些病人是由于厌氧菌感染所致。当扁桃体由于某种原因抵抗力低下时,此类病菌极易趁机侵入扁桃体,诱发扁桃体炎的产生。
4、细菌、病毒
通常诱发扁桃体炎最根本的病因便是细菌、病毒,而诱发扁桃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便是链球菌。
5、季节因素
通常扁桃体炎的病发,与季节也有一定的联系,诸如换季时,气温起伏过大,导致身体免疫力出现异常,最终诱发扁桃体炎的发生。
三、怎样预防扁桃体发炎呢
如何预防扁桃体发炎
我们应该怎样预防扁桃体发炎发烧呢?咽喉部位的扁桃体是具有抗击细菌、抗拒病毒等等的防御功能的。这就好比是一个看守城门的卫士一样。
是身体第一道免疫器官。它能够积极的抵制和消灭一些来自口鼻的细菌。
扁桃体为什么容易发炎
1、宝宝的机体免疫功能还不健全,一般到12岁左右免疫系统才发育成熟。
2、扁桃体是呼吸道的门户,口鼻的细菌、病毒最先侵犯它。扁桃体炎的病原体隐藏较深,极容易形成病灶,治疗作用不直接,病灶常常不能彻底清除而留下隐患。
3、扁桃体是藏污纳垢之地,形成病灶后容易被反复感染。
预防扁桃体发炎发烧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在室内抽烟,减少对宝宝的咽部刺激。
2、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3、鼓励宝宝平时多去户外活动,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
4、宝宝穿衣盖被加减适当,保证有良好的睡眠和营养丰富的饮食。
急性扁桃体炎的护理建议
1、建议宝宝适当休息、加强营养、疏通大便,尽量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
2、局部使用喷雾剂、含漱口液、口含片。
3、有发热症状时,多给宝宝喝水。
四、小儿的扁桃体发炎发烧怎么办
1、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低热或中热有利于宝宝成长发育。
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宝宝的正常成长发育。
2、不到高热不用药。体温达到39度以上就必须用药,而且刻不容缓。高热持续过久,可使身体的许多重要功能失调。
由于氧气和营养素消耗大而加重心脏血管的负担;大脑兴奋过度而导致高热惊厥或过度抑制而引起昏睡;消化功能紊乱;抵抗力减弱,合并肺炎等。
3、退热药副作用大,非万不得已不用。无论是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APC),还是其它五花八门的退热药,都离不开由阿司匹林、*、非那西汀来合成。
因此,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刺激胃粘膜,破坏食欲,使胃溃疡加重甚至出血,引起胃肠长期少量出血并由此而导致缺铁性贫血;引发血液疾病;损害肝脏和肾脏;严重过敏反应者,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合并肝肾中毒而致死。
4、降低室温、脱去过多的衣服、确保宝宝处于凉爽(但不寒冷)通风环境中。过去主张酌情采用物理、药物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