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养生修身:墨绿色稀大便怎么回事 正常大便形状是什么样……

一、大便墨绿色是怎么回事

 成人大便墨绿色的原因大概有:

第一,大便酸性时,内含胆汁遇空气氧化成绿色。胆汁中的胆红素是一种黄色素,被它染色后粪便即呈黄色,胆红素经过氧化后变为胆绿素,从而使粪便呈绿色。

另外,因双叉乳杆菌的作用,肠内已呈酸性,大便在肠内已被氧化,变成绿色排出体外。因此墨绿色便不是异常便,是正常现象,不必为此而担心。墨绿便一般可能会是消化不良。可以调整膳食再观察大便的改变.大便绿色呈水样或糊状,有酸臭味、多泡沫,多见于消化不良、肠道功能失调等疾病。

婴幼儿大便如呈绿色则为腹泻,伴有水样或糊状,多泡沫,有酸臭味症状。

以上便是对大便墨绿色是怎么回事的解释,绿色大便一般是由于消化不良导致的,再就是肠道菌群失调等等导致的。一般没有什么大问题可以用点帮助消化的药物,如健胃消食片,食母生,多酶片,乳酸菌素片等等,要是效果不佳,需要检查大便常规。

二、正常大便形状是什么样的呢

一个人每天都需要排便,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通过辨识大便的形态来诊断的,那么正常大便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呢,有的人因为胃肠道不好,会出现一些稀薄的大便,还有的人会因为痢疾出现一些流质大便,所以平时一旦发现大便的形状有了改变的时候,就应该赶快找医生看看。

正常的大便应为圆柱形,较软,异常的形状包括:太硬、太烂甚至黏液或水状。间隔应是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大便干硬是因为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都吸干了。腹泻者排出的烂便,是由于肠蠕动过快,来不及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导致的。柱状便见于习惯性便秘;羊粪粒状见于痉挛性便秘;扁形带状便可能由于肛门狭窄或肛门直肠附近有肿瘤挤压所致;糊状便见于过量饮食后及其他消化不良症;液状便见于食物中毒性腹泻及其他急性肠炎;脓血便见于细菌性痢疾;粘冻便见于慢性结肠炎或慢性菌痢。

如果稀便有红色,应考虑是否大肠黏膜出血;若红色稀便中混有黏液、脓液,应检查大肠黏膜看看有无炎症;如果是柏油样的大便常常是由于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的大量出血,另外小肠溃疡、癌肿等有时也会出现柏油样便型;如果大便变细或变扁,可能是直肠溃疡。

三、大便疾病的先兆

正常成年人大便的颜色。白色淘米水样(即粪便呈米泔水样的白色混浊液体)量多,常见于霍乱。若血色鲜红,量多少不一或呈血块,附在粪便外层,与粪便不相混,用水可将血液或血块冲走的,有内痔出血的可能。暗红色:因血液和粪便均匀地呈暗红色,又称为果酱色,常同见于阿米巴痢疾,结肠息肉和结肠肿瘤另有一种情况是正常人进食过量的咖啡、巧克力、可可、樱桃、桑椹等也可出现暗红色大便,这要同上面的疾病区别开来

一外观。粪便的外观粪便的外观。[参考值]正常人一般每天排便一次,粪便外观呈黄褐色,形状多为圆柱状、圆条状或软泥样;以细粮和肉食为主者粪便细腻而量少,食粗粮或蔬菜多者粪便含纤维多且量增多。患者在解大便时,应该顺便观察一下粪便的颜色及形状,可根据下面的介绍对自己消化道和粪便的问题做个初步判断。8.冻状便,形如胶冻,表面似有一层膜,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腹部绞痛后排出的粪便,也可见于慢性细菌性痢疾病人排出的粪便。

二颜色。1天的消化道出血量在5毫升以上,大便潜血呈阳性,但颜色上看不出来.当出血量达50~70毫升时,粪便可呈黑色,若出现黑亮的柏油样便或暗红色便,提示出血量在100~500毫升左右.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可以发现以下疾病:消化道癌症早期,20%的患者可出现潜血阳性,晚期病人的潜血阳性率达到90%以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溃疡病人潜血试验多为阳性,或间断性阳性.

四、怎样每天排便

作为一个健康的人,追求的就是养生了。很多人都不喜欢便秘,如果便秘了,就意味着身体的毒素无法排出去,容易造成毒素滞留在体内。尤其是女性,一旦便秘了,皮肤就会变得很差,这可是要了女性们的命了,所以,排便犹如排毒,坚持每天的排便是相当重要的。

关于排便,不知道大家是用什么方法让自己能够每天正常排便的。有些人为了能够排便,无所不用其极,连泻药也用上了,其实这种方法是有很大的副作用的,会使人导致严重脱水的现象。

便秘起床时,在空腹状态下,喝一杯冷水或牛奶,产生的刺激会促进大肠运动。早餐一定要吃。为养成排便习惯,不论有无便意,每天要在一定的时间入厕。再有,一有便意马上到厕所,也很重要。在工作的闲暇时间做做体操,每周做1~2次的全身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使大肠活动,可消除便秘。经常泡澡,血液循环会变好。在浴缸中按摩下腹部,产生的刺激有助于引起便意。急性便秘而有腹痛时腹部胀且硬,出现剧烈疼痛,伴有恶心或呕吐时,应松开皮带,以舒适的姿势躺下。这种情况有发生肠梗阻、急性腹膜炎或阑尾炎的可能,要尽快到医院接受诊查。若腹部虽有钝痛,但脸色较好,脉搏也正常的话,停1~2餐仔细观察。仍觉疼痛的话,应到医院就诊。

注意事项2~3天没有排便,不必太担心。排便次数易被食物或水分的摄取量所左右。旅行或搬家时环境发生变化,也容易产生便秘。尽量避免依照自己的判断去使用泻药。有时消化道等病也会引起便秘。

有规律的生活,可以说是顺利排便的诀窍。便秘时,首先要考虑是否与饮食内容、摄食方法、运动或睡眠等生活习惯有关,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加强排便力量的运动疗法运动产生的刺激,可促进肠的活动。运动无需过于激烈,散步就足够了。可以用比平常稍快的速度,步行约20~60分钟。也可以用前屈腿、后屈腿的运动刺激腹部,或是仰卧,将脚高举过头,像踩脚踏车一样进行运动。促进肠运动的腹部按摩先躺下来,深呼吸,让腹肌紧绷。再将两手的手掌相叠,以画大圈的方式,缓慢、轻柔地按摩整个下腹部,用力无需过大,按摩1~2分钟即可。接下来则要按摩积存粪便的乙状结肠的周边位置。左腰部与肚脐齐高的部位,有一处突出的髂骨,沿着髂骨稍稍往肚脐方向挪动一点,就是乙状结肠的所在位置。仰卧时比较容易确认位置。以指尖稍微使劲按压,比周围硬的部位就是积存粪便的乙状结肠。可以先用指尖慢慢按压约10次,接下来用掌心按压乙状结肠所在位置。结束后如果再喝上一杯水,效果更好。排便需靠多项脏器的配合,才能正常运作。正因为如此,整个过程十分敏感,生活的节奏稍有变化,立刻就会表现出异常。便秘除了造成胃肠的不适之外,也可能导致肩膀酸痛、情绪焦躁,对于容貌也有不良的影响。一旦转化为慢性便秘,就很难治愈,最好能在发展为慢性便秘之前,排除病因,早日恢复正常排便。如果便秘已经转变为慢性,则尽量不要依赖药物,通过改善饮食与生活习惯,减轻胃肠的负担,并充分摄取可成为粪便原料的食物纤维。如果再配合适度的运动,每天应该可以顺利排便。美国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日本冠状动脉疾病学会会长阿部博幸在他的的著作《食物是最好的医药》中,还有比较详细的关于消除便秘、预防疾病的方法,读者可以参考。

泻药的基本知识泻药分为缓泻药和刺激性泻药。缓泻药副作用小,可在治疗慢性便秘时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比缓泻药的效果强,但容易产生依赖,有时会妨碍自然排便反射的恢复。因此,刺激性泻药一般在手术前排出肠中的内容物或治疗慢性便秘用缓泻药没有效果时使用。泻药按发挥作用的方式可分为三种:借助药物吸收水分,增加便量;在大便的形成过程中作用于肠管壁,使大便的水分不被吸收;刺激肠管黏膜以促进肠管的蠕动。便秘时可使用医院的处方药物。要使用市售药的话,可以选择甘草、番泻叶等中草药,作用比较缓和,不易发生腹泻或腹痛,依赖性也不会太强。服用泻药时,先要少量服用,能使每天或隔天通便。等排便有了规律以后,减少服用量,最后要习惯能够不借泻药的力量排便。总之,在饮食疗法或运动疗法没有效果时,才可以借助泻药辅助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