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养生修身:别一听“发放新生儿补贴”就上当……
篇一:新生儿呕吐什么情况下该就医?
新生儿时期吃奶过多或身体活动时,经常见到“吐奶”。这是奶水从胃内返流导致,被称作“溢奶”。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新生儿时期胃的位置处于水平位,而且功能好不完善所致。新生儿呕吐与新生儿吐奶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是很多家长分不清楚。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要怀疑孩子“吐奶”不正常呢?哪些疾病可以导致新生儿呕吐?
其实,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原因有很多。当家长发现新生儿出生一周以后出现的呕吐,且一吃奶就呕吐,体重不增加,这时候需要怀疑“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另外,有由于胃肠道的感染引起的呕吐,如病毒性急性胃肠炎、肠炎、腹泻等。一些颅内的疾病也可以引起新生儿呕吐,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出血等。
如果只有一次呕吐、精神状态好、食欲正常,一般不用担心,但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去医院儿科就诊。有发热、腹泻等其他症状;看起来像腹痛引起的;暂时不吐了,但不久再次呕吐或大哭;呕吐越来越严重;身体的某部位被强烈撞击后出现呕吐;发生惊厥,意识丧失;面色差,疲乏无力;怀疑脱水:尿量减少,皮肤或嘴唇干燥。此时家长需要注意,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呕吐的,什么时间开始呕吐(呕吐与进奶的关系),呕吐物是什么,有没有其他症状?
篇二:别一听“发放新生儿补贴”就上当
随着国家“单独二胎”政策陆续放开,一些骗子竟开始打起新生儿父母的主意,以“发放新生儿补贴”为幌子实施诈骗。2013年以来,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检察院共受理此类诈骗案件4件13人,总案值达15万余元。
以“发放新生儿补贴”为名的电话诈骗主要作案对象为近期产下新生儿的妇女或其亲属。作案手段大多是犯罪分子事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新生婴儿家庭的相关信息,然后以当地财政或计生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打电话对被害人身份进行核对,在骗取被害人的信任后说有国家发放的生育补贴今天可以领取,让被害人拿银行卡到ATM机上领钱。被害人到达某银行查看并没有收到汇款补贴,通常电话联系对方后,对方称被害人的银行卡有问题,要求被害人将其卡内剩余资金汇至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内,待收到补贴后,再把资金退回至被害人银行卡上,可一旦转账成功,对方就再杳无音信。
经调查,此类犯罪主体多为团伙、异地作案,嫌疑人分工明确,有“专职”诈骗人员、咨询人员、取款人员,手段娴熟、反侦查能力较强。他们利用受骗人缺乏防范意识,且对国家生育补贴政策基本没有概念,便用掌握的大量新生儿准确信息让受害人入套,这是诱人上当的关键。据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手里的这些新生儿信息都是网购得来的,信息具体源头不明朗,较难追查。
预防此类诈骗,除了提升群众防范意识和甄别能力,对类似内容诈骗的短信或电话,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外,各级医院妇产科、妇幼保健院和村居计生办要对辖区广大群众,特别是新生儿家庭进行预警,并加大生育福利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到“新生儿生育补贴”根本就不存在,现实中和生育相关的补贴主要是生育保险,即对于依法生育孩子并参加了生育保险的妇女,社保部门实行生育保险报销制度。同时,应强化对个人信息的制度性保护,加大对泄露、出售、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打击力度。
篇三:新生儿便血做个尿乳糖耐受检测
有的新生儿在开奶喂养后会出现大便带血丝甚至解鲜红色大便的情况,那么引起新生儿便血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般分为三种原因:全身疾病比如出血性疾病、感染、过敏性紫癜、维生素K缺乏等,肠道自身疾病如消化道畸形、急性肠套叠、肠梗阻、肠息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肛门病变如肛裂、内外痔疮等。
而另一种引起新生儿便血的原因为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的概念是指由于患儿体内的乳糖酶不能充分分解母乳及牛乳中的乳糖,导致服用乳糖或含乳糖食物后出现的一种或多种临床不适表现,如腹痛、腹泻、恶心、腹胀、便血等。
最简单的检测方法是尿乳糖耐受检测,患儿要在正规的能做此项检测的医院就诊,采集患儿饮用乳制品后2小时内的尿液,尿乳糖耐受检测出乳糖不耐受即可诊断,如果忽视了这个检查,而只是行B超、X片甚至造影检查,也不能明确诊断。所以找到少见新生儿便血的原因后就可以选择无乳糖或低乳糖配方奶,以及添加乳糖酶的配方奶喂养,这样患儿的大便就会逐渐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