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养生修身:美国发布新版儿童多动症诊治指南……

篇一:美国发布新版儿童多动症诊治指南

美国儿科学会近日公布了最新版本的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诊断和治疗指南,新增了针对学龄前小患者以及青春期大孩子的诊治指南。

美国儿科学会介绍说,此前版本的儿童多动症诊治指南仅限于6岁至12岁儿童,而随着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诊治学龄前以及那些进入青春期的多动症患者。因此,学会将多动症诊治指南的年龄范围扩大至4岁至18岁,并详细描述了学龄前和青春期多动症患者诊治过程中具体的考虑因素以及推荐的治疗方案。

针对学龄前的多动症患者,指南建议医生首先尝试行为干预,如组织患儿父母学习行为管理的技巧等。只有那些中度或重度多动症患者,在行为干预没有明显效果后,才推荐使用药物治疗,且开始时应采用低剂量。对于学龄期以及青春期的多动症患者,美国儿科学会仍推荐药物和行为干预双管齐下进行治疗。此外,新版指南还增加了针对那些过度活跃或者易于冲动但又不完全符合多动症标准的儿童应如何干预治疗的内容。

新版指南的主要作者马克?沃瑞奇在新闻公报中说,多动症趁患者年龄小的时候治疗非常重要,如果能够尽早诊断并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那么他们进入学校后就能够更好地适应。

多动症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失调症。患有这种病的儿童通常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或保持安静,时常显得烦躁不安,情绪易冲动,或伴有学习困难等。

篇二:儿童多动症可能遗患终生

有家长认为,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多动症的症状会逐渐消失,但目前的研究否定了这一点。有关专家日前表示,如果不达到临床治愈,这一疾病可能持续至成年,或发展成为其他精神障碍。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儿童多动症,ADHD患儿普遍存在注意力缺陷、冲动、多动的症状。根据调查,我国学龄儿童估计有患儿1461万-1979万人。据介绍,ADHD是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行为障碍疾病,但如果不达到临床治愈,有部分患儿的症状会持续到成人甚至终身带病。

专家表示,ADHD治疗的最终目标――缓解,即临床治愈,被定义为患者不再被诊断为ADHD,症状最小化或无症状,并且获得最大化的功能恢复。如果不治疗ADHD的症状,可能对患者的学业、社会和情感功能、行为发展等产生影响,导致学习成绩差、职业地位低、药物滥用危险性增加和犯罪等不良后果。

ADHD的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会干预,药物治疗通常采用专注达等盐酸哌甲酯,而心理社会干预则常采用行为治疗的方式。ADHD治疗是长期的过程,传统的治疗药物需每天多次服药,往往造成漏服,从而影响疗效,因此推荐使用控释技术的药物。医生、家长和老师应联手帮助ADHD患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篇三:治疗儿童多动症别急于求成

在近日召开的2009年度亚太地区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研讨会上,专家指出,不规范诊断、不规律用药、药物剂量不充分、过早停药等情况已严重影响了儿童多动症的治疗,规范化治疗成为儿童多动症治疗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治疗儿童多动症家长别急于求成

ADHD(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的简称),即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儿童多动症”。但很多家长急于求成,希望短时间内治愈,这往往掉入了很多不规范治疗的陷阱中。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杜亚松教授指出,ADHD是一种慢性疾病,约3%-10%的学龄儿童患有,其中约一半儿童的症状可持续至青春期甚至成年期。不仅影响患儿的学习、日常生活、社会交往、自尊,也影响其成年后的职业水平、婚姻状况,并使患儿易于出现事故和外伤。该障碍还增加患儿继发或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情绪障碍的风险,成年期出现物质依赖、反社会人格和违法犯罪行为的风险也增加。因此,应当在孩子的最佳治疗年龄阶段带孩子到专科医院诊治,并配合医生进行长期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微电生物反馈治疗、感觉统合训练等。

长效治疗方案全面改善ADHD症状

对于ADHD的治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金星明教授指出,不规律用药、药物剂量不充分、过早停药等,均有可能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症状的反复和波动;长期规范的药物治疗对全面改善ADHD症状、改善患儿的社会功能、防止和减少共患病的出现、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中华小儿神经协会、中华儿科保健协会和中华小儿精神协会联合出台的中国ADHD治疗方案中,盐酸哌甲酯控释片被列入一线首选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