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养生修身: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及早治……
篇一: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及早治
脑袋总是偏向一边,刚扳过来一会就又偏过去,最近,省会李女士正为刚出生2个月宝宝的这种特殊“嗜好”烦心。后来经过医生检查才发现,原因在于宝宝得了先天性肌性斜颈。医生提醒,先天性肌性斜颈治疗越早越好,年龄越大,斜颈和脸部畸形越难于完全矫正。
据石家庄市第六医院儿保科主任陈丽雯介绍,先天性斜颈并不是宝贝出生后马上就能发现,一般在出生后数天到2-3周,在胸锁乳突肌中段发现一个硬块,常位于右侧,呈椭圆形,质地如软骨状,似橄榄大小,能随肌肉而移动。而且,宝贝的头部喜欢向有硬块的一侧倾斜。
到了宝贝出生后2个月,虽然硬块会逐渐缩小,以后完全消失,此时胸锁乳突肌就成为无弹性的纤维带,但是宝贝头部倾斜的症状并不会改变。由于头部受到长期的牵拉,面部向患侧一侧生长较慢,因而使颜面与头颅两侧不对称。患侧的颜面变得较扁而短,健侧的颜面较长而圆。此时,颈椎发育也不对称,甚至导致智力发育障碍
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因不清,由于多数发生于难产、臀产和剖腹产患儿,有人认为是分娩时产伤造成胸锁乳突肌内血管撕裂形成血肿后机化或因肌肉损伤后肿胀,静脉回流受阻而发生缺血性挛缩所致;也有人认为由于胎儿胎位不正,颈部屈曲,局部肌肉痉挛性缺血,静脉栓塞或感染性肌炎所致;还有人认为由于遗传或先天性发育异常所引起。
陈丽雯说,先天性肌性斜颈很少自然恢复,一经发现应尽早治疗。最好在患儿4-6个月时来就诊,此时患侧胸锁乳突肌肌肉纤维变性,可采用按摩、转头训练、被动牵引等方法。
篇二:先天性斜颈的诊断与治疗
成先生自小活泼好动。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家里人就发现他的脑袋总是歪向一边。父母起初以为是孩子调皮,或者是坏习惯,就没在意。可时间一长,他因长期脑袋歪斜而引起视力问题,看东西时出现了重影。父母带他到当地医院就诊,当时的诊断为先天性斜颈,医生还给他施行了颈部矫正手术,但手术后他的脖子仍是歪的。
后来他偶然在电视上看到关于颈斜的介绍,说颈斜可能与眼睛有关,于是,他来到医院眼科。经检查,成先生患的是眼性斜颈,而其斜颈的真正原因是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在接受了眼科手术后,他的歪脖子得到了纠正。
不少先天性斜颈是眼病所致,不幸的是,他们中有的人因误诊而被施行了颈部矫正手术。在先天性眼外肌麻痹患者中,上斜肌麻痹最为常见,斜颈是患者最突出的症状。先天性眼性斜颈将会造成孩子脸部变形,直至一边大一边小。而非眼性斜颈最常见的是由胸锁乳突肌挛缩或纤维化所致,称为先天性(肌性)斜颈。
在这里告诉家长一个简单的、可初步判断孩子歪脖子原因的方法:用一手遮住小孩的一眼,头位倾斜后,眼前重影即可消失或减轻的患儿,说明脖子歪与眼睛有关,否则,就应考虑是否患上了先天性(肌性)斜颈。
篇三:新生儿先天性斜颈的防治
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儿,系―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所致的头颈部向患侧倾斜的一种先天性畸形。
有的新生儿出生时好端端的,但在生后10~20天常常出现脖子歪向一侧,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孩子的病侧颈部有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直径大约2~3厘米,质地较硬,可以移动,触之不痛,表面皮肤正常,抚之不热。孩子的头向有肿块的一侧倾斜,病侧耳接近锁骨,颜面不正,下颌及面部转向无肿块的一侧,形成斜颈。
引起斜颈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遗传因素,有接生手法不当,大多属肌肉病变的结果。斜颈的病理变化为病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所致。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的位置不正常,如一侧颈肌特别是胸锁乳突肌在出生时可因胎儿的位置不正常,致肌组织呈结缔组织化,缩短而不能伸展,或由于胸锁乳突肌在分娩时受强烈牵引损伤而发生血肿,多见于臀位分娩或分娩时肩娩出困难。
有些先天性遗传因素如家族中有导致子代胸锁乳突肌挛缩的基因,可引起先天性斜颈。各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如第一颈椎与后头骨相接合,第一、第二颈椎相结合,颈椎畸形,颈部肋骨存在等均可发生斜颈。
本病为先天性疾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防治关键。
重视姿势矫正对斜颈的孩子应采取正确的姿势纠正。哺乳时,孩子取患侧卧位。睡觉时调整卧位位置,使阳光或灯光照在病侧;发声和发光的玩具以及电视机、录音机等声音也要来自病侧;并可用枕头垫在病侧。母亲坐位横抱孩子时要让病侧向上,通过抬头,训练颈部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