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养生修身: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的病因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有什么表现……
一、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病因
1、病因
单纯性肺嗜酸细胞浸润症病因很多,主要为寄生虫感染和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对蛔虫的幼虫过敏多发生于感染后2周,蛔虫的过敏原可引起阳性皮肤反应。此外还有钩虫、圆形虫、丝虫、旋毛虫、鞭虫、阿米巴肝吸虫、日本血吸虫等感染也可产生同样反应。
药物如阿司匹林、各种磺胺制剂、呋喃妥因、青霉素、甲氨蝶呤均可引起变态反应。也有对吸入花粉和真菌孢子过敏。
最近有由于镍引起本症的报道。本病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Ⅲ型变态反应也可参与。
2、发病机制
主要为肺部暂时性过敏反应,肺泡内充满渗出液、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异物巨噬细胞,很少累及血管,在血管周围有白细胞聚集。
3、治疗
可不治自愈,有寄生虫者应予驱虫剂治疗。症状显著和反复发作者,可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待症状控制和肺部阴影消失即可逐渐停药。并可给予止咳化痰治疗。
二、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有什么表现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特点为全身症状轻微,X线呈一过性肺部阴影,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病程2~4周,亦称为急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acutepulmonaryeosinophilia)。患者可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最常见的症状为咳嗽,少量黏痰或少量柠檬色痰,偶有痰血,痰中含嗜酸性粒细胞。此外尚有头痛、乏力、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夜间盗汗、胸痛等,一般不发热,如有则为低热,偶有高热和喘息,常在1~2天内恢复正常。
吕弗琉于1932年首先描述本病,故又名吕弗琉综合征(L?fflerssyndrome)。其特点为游走性肺部浸润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增高,肺部症状轻微,多数仅有轻咳,病程呈自限性,常于3~4周内自行痊愈。
本症可无症状,仅在X线检查时偶被发现,多数患者有轻微咳嗽,少量粘痰,可有乏力、头痛、纳差、低热和胸闷等,类似感冒。X线表现常为密度较淡、边界不清的片状阴影,分布于单侧或双侧肺部,呈短暂游走性,多在1~2周消失,又可在其他部位出现,时间多数不超过1个月。
周围血白细胞可正常或稍增高,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可达10%~20%,或1000~2500/mm3。痰液中亦可见到较多嗜酸粒细胞。
三、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是怎么引起的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很可能为肺泡的一过性变态反应,常见病因为寄生虫感染和药物反应。约有1/3患者未能查出病因。本病在某些地区呈季节性流行,故推测环境抗原因素在某些地区亦为可能的病因。
蛔虫感染是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最常见的病因,蛔虫体多种物质有很强的抗原性。实验证明,进食蛔虫卵后,幼虫移行至肺可发生本症。典型的肺部表现与嗜酸粒细胞升高。引起本病的其他寄生虫有钩虫、丝虫、绦虫、姜片虫、旋毛虫和阿米巴原虫等。药物有对氨水杨酸、阿司匹林、青霉素、硝基呋喃妥因、保泰松、氯磺丙脲、肼苯达嗪、美加明、磺胺药和氨甲蝶呤等。尚有吸入花粉、真菌孢子等产生本病的报道。
单纯性肺嗜酸细胞浸润症应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和肺梗死相鉴别,后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均不增高。若持续发热,周身症状明显,则应除外结缔组织病。
四、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的诊断
根据本病多发生于丝虫流行地区,患者有阵发性咳嗽及哮喘等症状,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显著增高等可以作出诊断。如再加上微丝蚴补体结合试验阳性则可确诊。有时单凭临床表现易误诊为支气管哮喘,也可能与其他PIE相混淆。以海群生作诊断性治疗取得迅速效果可作出鉴别诊断。
常见临床症状有咳嗽、喘鸣、胸闷乏力、厌食及发热等。咳嗽剧烈,但痰多粘稠,不易咳出,有时痰中带血。可有哮喘样发作。少数患者可有心律失常及消化系统表现。若不给予有效治疗,病程常迁延反复,数年后可由于肺纤维化出现肺功能不全的表现。体检可发现肺部哮鸣音及轻度肝、脾、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加,可超过2500/mm3,甚至更高。ige也相应增高。
胸部x线表现为粟粒状或模糊阴影,中下肺野、两侧分布为多。经治疗后肺部x线异常可很快消失。但慢性患者常遗留肺间质纤维化。
已有4足够的证据表明,此症与丝虫感染有密切关系,如绝大部分患者血清对丝虫抗原的补体结合试验呈阳性,治愈后滴度下降;在典型患者中,肝、肺、淋巴结内均曾找到微丝蚴;用抗丝虫药物治疗本症有良好效果等。一些其他寄生虫病,如蛔虫、钩虫、弓首蛔虫感染也有可能引起本症。
肺实质有弥漫性组织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可形成嗜酸性脓肿。有报告提到在肺部病灶中心找到微丝蚴及其残骸。晚期病灶可呈纤维化并造成肺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