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养生修身:生活常识误区总结 大家绝对不能忽视的一些生活误区……
一、夏日生活中常见的7大误区
1、喝啤酒能解暑
当啤酒刚喝进嘴里的时候,的确有一种凉爽的感觉。但是,你如果喝上一瓶以上的话,照样能使人口干咽燥、全身发热,口渴出汗现象甚至将更加厉害,不仅达不到解暑的目的,反而会降低人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
若喝冰镇啤酒危害更大,冰镇啤酒的温度较人体温度低20—30℃,大量饮用会使胃肠道的温度急速下降,血流量减少,从而造成生理功能失调,并影响消化功能,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痉挛性腹痛和腹泻、急性胰腺炎等危及生命的急症。
2、喝冰水吃冰品能消火
很多人夏天最痛快的记忆就是满头大汗时拿冰水猛灌,不过中医师说,冰水反而解不了身体的渴,因为身体为了让体内维持一定温度,会释放更多热能来平衡因喝冰水而降低的体温,所以喝冰水只会产生短暂的口齿凉快感及部分的心理作用,其实并不能真正地消暑。
吃棒冰和喝冰水的道理雷同,都只是心理安慰作用大于真正的实际效能,所以冰品不能太常吃,否则会刺激身体产生更多热能。夏天若要补充水分,应喝温凉水,比体温低但不感觉到“冰”的水,温度大约是10到20℃。吃冰也要挑对时间。不要空腹吃冰,运动完也不要马上吃冰。
3、只吃水果能减肥
夏天有些人会以水果来代替正餐,但只摄取水果中的营养素,不足以补充人体每天所需要的五大营养素:糖类、脂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而且许多水果糖分高,升糖系数也高,吃进去后血糖容易蹿升,对怕胖、有糖尿病的人而言,反而不好。
4、用冷水洗澡能降温
很多人认为用冷水洗澡能起到降温的作用。而事实上,大汗淋漓时用冷水洗澡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导致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滞留体内,从而易引起各种疾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洗温水浴,因为洗温水浴散热更快,而且浴后会让人感觉通体清爽。
5、开门窗通风凉快
在夏季酷热的日子,室外气温很高,有时连外面的风都是热的,这时打开门窗会使室内外的温度一样高。所以,夏日如室外气温很高,应在气温最高的14时前关上门窗,使室内气温保持较低的水平,到傍晚时再打开门窗,房间里会显得凉快些。
6、伏案午睡精神更好
夏天中午容易困,但伏案午睡其实是一种坏习惯,一般人在午睡后有暂时性的视力模糊,是因眼球受到压迫,引起角膜变形,弧度改变而造成的。每天都压迫眼球,造成眼压过高,长期下来会有损视力。
7、穿得越少越凉快
闷热的三伏天,有些人总喜欢光着膀子,以为这样凉快,其实未必如此。从生理角度分析,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而且还靠皮肤辐射等。据测定,在气温达到35℃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所以,如果这时赤膊,就容易吸收热量,非但不凉快,反而会感到更加闷热。
二、冬季养生的4大误区
1、穿得越多感觉越温暖
多衣多寒是老一辈常说的话,寒冷的冬季,人们把自己裹得像包子似的,感觉穿了很多还是觉得寒冷,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衣服的保暖程度和空气层也有很大的关系,当你穿的衣服超过15毫米时,空气就会在衣服的空隙处流通,反而会增加你的寒冷度。
2、冷的时候暖手脚
我们感觉到寒冷的时候,第一步想到的就是暖自己的手和脚,其实这也是不对的,冷空气造成你手和脚部血液的凝固,马上让它们回暖会让手脚更容易长冻疮,所以当我们感觉寒冷的时候,应该双手互搓,适当的跳跃一下,这样手和脚就会自然的回暖。
3、喝酒能防冻
喝酒能御寒之说早就不攻自破,虽然酒的烧辣能让你暂时感觉到温暖,体内热量在肌肉中运动的时候是通过体内的蛋白质和脂肪提供的,酒中含有的酒精刺激度很高,能破坏新老血管正常运输血液,当体内大部分热量流失后,会感觉到更加寒冷。
4、防止感冒关门窗
冬天的感冒很对都是因为保暖措施不到位,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只要室内暖和了,就不会感冒,从而关上室内的窗户,与外界隔绝,其实这也是个错误的想法,细想一下,你呼吸道呼出的二氧化氮越来越多,纯净的氧气越来越少,继而导致有毒物质慢慢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易发咳嗽、感冒。
三、生活中处理孩子发烧的4种误区
误区1:体温越高,病越严重
真相:未必。发高烧的话,病因可大可小。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是观察孩子的整体状况,如果精神很差或伴有其他如皮疹、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就说明孩子病得比较重。反之,发烧很高其他却一切正常,可能就没什么大问题。医生判断宝宝发烧的严重程度是基于精神状况、皮肤口唇指甲颜色、前囟的变化、呼吸是否规则、是否有吸气性凹陷、心脏节律和频率是否正常、眼泪小便量的多少、发烧的持续时间等情况的综合分析。总之,体温数字并不说明一切问题。
误区2:孩子发烧就要用物理降温
真相:孩子发烧了,不少家长会选择物理降温,方式包括减少衣服、泡澡、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袋冰敷、退热贴、吹风扇、开空调等等。原理是通过皮肤和外界环境接触,借助流动的水或空气将人体热量带走,达到退热的目的。
需要明确的是,发烧的治疗目标是要缓解症状、改善孩子的舒适度,而不是让体温“达标”。在很多情况下,孩子发烧是不需要专门针对退烧进行治疗的,物理降温也同样没有必要。孩子舒适度很难用客观的指标去衡量,美国专家的共识是在39°C以上(中国指南是38.5°C以上)孩子会比较难受。如果孩子没有明显的不舒服,也没有其他需要额外留意的疾病,那么发烧在39°C以下时通常不需要退烧,自然也不需要擦澡和冰袋。事实上,很多物理降温的方法反而会让孩子感到不适,酒精擦浴等更有中毒的风险。
总结就是,物理降温无法根除发烧的病因,孩子没觉得不舒服的话也毫无必要,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方法谨慎使用。至于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发烧后怕冷着凉,大热天也用被子裹得严严实实,这就纯属帮倒忙了,你想让自家孩子“烧坏”得更快一点吗?
误区3:用退烧药治病
真相:退烧药本质上和物理降温一样,只不过是缓解孩子不适和减轻疼痛的手段而已。它能让体温在短期内降低一些,却也不能缩短生病的过程。坊间买的退烧药有两种,一种就是对乙酰氨基酚(普拿疼或泰诺林或必理通),另一种就是异丁苯丙酸(布洛芬或美林)。这两种药都很安全,除了非常少数的人会对他们过敏以外,一般人都可以安全的服用。退烧药不是抗生素,那些无法自愈的高烧即使用它也治不好。其主要的功能是退烧及减轻疼痛,使用的时机还是看孩子的身体状况而定,不必纠结于具体的体温数值。
误区4:发烧对孩子不好
真相:发烧是身体防御机制的一部分,调动了人体的免疫系统,有助于抵御感染。事实上,37.8~40摄氏度的一般发烧对病儿是有利的,体温升高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清除,所以不要一发烧就立马想着给孩子退烧。
四、生活中关于饮食方面的4大常见误区
1、发芽的马铃薯去皮后照样可以吃
土豆中含有一种毒素,叫龙葵素。在正常情况下,其含量很小,约0.05~0.1‰,不会给人体造成危害。但如果保存不当,土豆中的龙葵素会大量增加,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例如,发芽的土豆,在芽眼及幼芽部分,龙葵素含量可高达0.3~0.5‰。有的人为了防止土豆腐烂,将它放在太阳下曝晒,也有的是土豆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太长,皮变成青色,这样也会使龙葵素含量增加。太阳晒过的土豆,龙葵素含量可高达0.5‰。人摄入龙葵素200~400毫克即可中毒。龙葵素的毒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胃肠道粘膜有较强刺激作用,对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能引起脑水肿、充血,还能使红细胞溶解。发生龙葵素中毒时,轻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出现休克、体温升高、抽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因心力衰竭或呼吸麻痹而死亡。
为了预防龙葵素中毒,应不吃发芽多的土豆。对于发芽较少的土豆,在食前应彻底挖去芽和芽眼,并削去皮切去青紫变绿的部分(不仅是皮),并用冷水浸泡半小时。烹调时,要先煮透弃汤,再加适量的食醋,以破坏其中的毒素。所以,“发芽的马铃薯去皮后照样可以吃”这种说法是有条件的。
2、杏仁味道好,多吃无妨
杏仁中含有苦杏仁甙,苦杏仁甙在人咀嚼、消化过程中会被其本身所含的苦杏仁酶水解,而释放出氢氰酸。并迅速被吸收入血,引起中毒。氢氰酸是一种毒性大、作用快的细胞原浆毒,经口最小致死量为0.5-3.5mg/kg体重,氰离子能抑制体内许多酶的活性,尤以细胞色素氧化酶最敏感,使人不能利用组织中的氧,造成细胞呼吸的抑制,导致组织窒息缺氧。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中毒时尤以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受损最重,导致呼吸衰竭、麻痹,甚至死亡。此外,氢氰酸还可直接损害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儿童食用苦杏仁10-20粒、成人食用40-60粒可中毒死亡。因此,杏仁不可多吃。
3、鲜黄花菜可以直接食用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干黄花菜是以含苞未放的萱草花蕾经干制加工而成,因其花色金黄,外形似针,故而得名金针菜。鲜黄花菜是将含苞欲放的黄花菜花蕾在未开花前采摘下来直接食用,鲜黄花菜色泽鲜艳黄亮、味道鲜甜、营养非常丰富,椐测定鲜黄花菜内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份。但是鲜黄菜中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成分。它本身无毒,但进入人体后,很容易被氧化为二秋水仙碱,这种物质有剧毒。
人中毒后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咽喉不适、腹痛、腹泻、头痛等症,如果吃的量较多的话还可出现血尿和便血。而干黄花是将鲜黄花蒸煮后经晒干脱水而成,秋水仙碱成分已受到破坏,所以,食用干品是较安全的,鉴于此因,不要食用鲜黄花菜。
4、多多吃醋有好处
醋能增进食欲,开胃健脾,保护蔬菜中的维生素C,并能促进胃肠对维生素C的吸收。在降血压、预防流感上也有一定的效果。于是有人认为吃醋有很多好处,而过量食醋,甚至有人干脆喝醋。殊不知,醋食用过量,会灼伤食道、腐蚀粘膜、损伤脾胃,还会软化骨质,加重骨质疏松,导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