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养生修身:病毒性乙脑能治好吗 乙脑病毒有哪些病原性特点……
一、病毒性乙脑能不能治好
能够治疗。那么该如何治疗呢?
乙脑病毒产生坚强的持久免疫力,迄今没有见到临床病例在痊愈后第二次感染发病的报道。且如上述,乙脑病毒的抗原变异不显著,尚未发现在免疫保护力方面明显不同的型或亚型,这就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特异性预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应用的乙脑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两种。灭活疫苗的*简单,易于保存,而且安全,但因注射剂量较大,而且经常需要重复注射,国内目前应用的动物乙脑疫苗以弱毒疫苗为主,但人用乙脑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
我国自1968年开始大面积接种灭活疫苗,1989年开始接种减毒活疫苗,乙脑基本得到控制。我国当前主要应用两种疫苗即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前者临床反应轻微,免疫效果好,但要接种的针次较多,自1968年应用以来明显地控制了我国的乙脑流行。后者自1989年批准生产以来,疫苗的安全性、免疫性和免疫效果都比较好。同时多年来大力推广乙脑疫苗免疫接种,同时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消除蚊子孳生地、降低蚊密度和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乙脑发生得到有效控制。
二、流行性乙脑病毒到底是什么呢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由蚊为媒介而传播,以高热和狂暴或沉郁等神经症状为特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一定的地理分布区,多发于夏秋蚊类大量孳生的季节。
乙脑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不大。56℃加热30分钟或100℃加热2分钟,均可使其灭活。但其存活时间又与稀释剂的种类和稀释程度有很大关系。例如在以脱脂乳为稀释剂时,于30℃放置120小时后还有活存病毒,但如以生理盐水稀释,则迅速灭活。10%正常灭活兔血清和0.5%乳白蛋白水解物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病毒的稀释度越高,病毒死亡也越快。
乙脑病毒对胆汁和去氧胆酸盐敏感。*和*也有明显的灭活作用。丙酮似乎只能破坏病毒的表面结构,感染性不被彻底破坏。常用消毒药如碘酊、来苏尔、甲醛等都有迅速灭活作用。
乙脑病毒对酸敏感,实践中常用1%盐酸作不耐热器材,如塑料滴定板的消毒剂。日本脑炎病毒对胰酶敏感,是应用组织培养细胞增殖日本脑炎病毒时所必须注意的问题。
三、乙脑病毒的病原性特点是什么
乙脑病毒在蚊叮咬时侵入动物体迅速进入血流。先在神经外组织(肝、脾、胰、心、肾等器官),特别是其网状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内增殖,形成短期的病毒血症。大多数动物机体在感染后不出现临床症状,内脏和血液中的病毒被迅速消灭,感染过程至此终止。动物机体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性,即所谓的隐性感染。在小白鼠中,日本脑炎病毒能在除神经组织之外的其他组织内增殖,在肝、脾、心、肾上腺以及皮下组织中,都能发现病毒增殖。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马、骡、驴、猪、牛、绵羊、山羊、骆驼、狗、猫、鸡、鸭以及许多野生动物和鸟类均有感染性,并都可能出现病毒血症。但除人、马和猪外,通常不呈现临床症状。其实即使是人、马和猪,绝大多数也是不显性感染。
马属动物特别是幼驹对本病毒易感,多数呈温和形式隐性经过,只有少数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很低。感染马不会将病传递给其它马匹,也不会感染蚊,是终未宿主。
野禽特别是苍鹭,是病毒的天然贮主,病毒在其体内增殖而不显示临床症状。引起人畜感染的主要媒介可能是三带库蚊,其它库蚊也有可能。越冬蚊的体内可携带病毒并传递给后代,这是本病毒在自然界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四、乙脑病毒的症状有哪些
一、乙脑感染者初期症状?
乙脑大多数起病急骤,发热,体温常在37℃~38℃左右,常伴有头痛,轻的有恶心、呕吐以及全身不适症状。约经过1~3天后,体温上升,病情加重,发热达40℃以上。除有高热外,突出表现为意识障碍、惊厥。婴儿囟门隆起,严重时发生嗜睡昏迷,可因脑水肿、脑疝、呼吸衰竭等致命。爆发型的乙脑,甚至可以在1~2天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乙脑发病初期,很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有些发热、头痛、全身不适。这些症状如果出现在乙脑流行季节,应引起重视,及早送医院检查。
二、乙脑病死率?
乙型脑炎是一种比较凶险的疾病,我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年来病死率降至5%~10%左右,我省1990年-2000年病死率6.7%,部分患者留有后遗症。
三、乙脑的好发年龄?
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极少数人发病,少年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小年龄尤其是10岁以下的儿童最为易感。因此,预防乙型脑炎对于保护儿童健康显得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