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养生修身:神经免疫系统疾病的病因如何预防神经免疫系统疾病……

一、神经免疫系统疾病的病因

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由过度免疫反应所产生的大量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堆积所致,从而损害了正常组织,使之发生病变和功能损害。发生在皮肤,就是过敏性皮炎和各类皮损,发生在关节就是关节炎,发生在肾脏就是肾炎……红斑狼疮也属于这类疾病。

这一类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有很多研究和假设,但与中枢的调控失调肯定有关,与心态的失调和情绪的紧张、焦虑有很大关系。高科技高脑力活动的社会,生物因素(如细菌感染)和营养不良等疾病已大为减少,而心理生物社会综合因素的疾病却大量产生,病谱、病种发生了变化,免疫性疾病的增加就是其中之一。

免疫性疾病一旦发生,除了中西药物治疗以外,保持心态的平稳和安宁,也是康复的重要因素和环节。越是紧张、焦虑,病不仅难以治愈,甚而会使病情加重。因此懂得一些免疫性疾病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二、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有哪些

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甲状腺机能元进、青少年糖尿病、原发性血小板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许多种皮肤病、慢性肝病,等等。这些病名对许多人来说并不很陌生。多发性神经炎:

各种病因均可影响周围神经如同时发生周围神经的广泛损害,称为多发性神经炎。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的感觉、活动、皮肤色泽、出汗等改变。任何年龄的男女两性均可发病。

病员往往先感到手足远端的异常感觉,如针刺感、蚁走感或烧灼感等。当触及患肢皮肤时,痛感加重。若用针轻刺患肢远端皮肤时,病员却感麻木,痛的感觉减弱或消失。在此前后或同时,病员感到四肢无力,可见上肢手、腕下垂,手不能握物、持筷、拿碗,下肢可见双足下垂,不能行走。他人去活动病员肢体时,可感到手、脚松软无力。患病时间长者,可发现四肢肌肉有萎缩,上肢主要为手部的小肌肉,下肢见小腿及足部特别细小。手足皮肤色泽也有改变,如无光泽、苍白或青紫,许多或无汗,触之较冷。

较常见的病因是感染。在发病前往往先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的症状,隔了1~3周后就发病,多为急性起病,这样一种类型的多发性神经炎称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此病以青少年较为多见,发病季节以6~10月最为常见。除四肢外,头面部的功能也常受到影响,如不能闭眼、露齿,吹口哨时漏气等,有时尚有声音嘶哑、呛咳和吞咽困难。脑脊液内蛋白质量增高,而细胞数不多。各种重金属及毒素中毒均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如砷、铅、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有机磷农药(敌百虫、1605、1059)等中毒。有些药物,如呋喃西林、呋喃妥因、异烟肼、磺胺类药物,也可引起本病。

许多全身性疾病也是重要的病因,如消化道疾病、糖尿病、癌肿、恶病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

三、神经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

1、副瘤综合征

副瘤综合征(PNS)是神经系统症状伴随恶性肿瘤,它是一种在癌症未转移或未侵润情况下的远隔效应。自身抗体的检测可以帮助诊断PNS,并提供潜在肿瘤的第一个证据。几乎每种PNS疾病都可发现一个以上的神经元自身抗体;反之,每个抗体也可在不同的PNS疾病中体现。

2、僵人综合征

僵人综合征(SPS)是指一种以躯轴和下肢肌肉过度收缩,伴肌痛性肌肉痉挛为特征的罕见的、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体内可检出多种高滴度自身抗体,并伴有其他自身免疫病。大约80%的SPS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高滴度的抗GAD抗体,脑脊液中也有此抗体合成。

3、NMDAR型脑炎

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脑炎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limbicencephalitis,IE),病因及机制不详。血及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可确诊。

4、视神经脊髓炎

视神经脊髓炎(NOM)是视神经与脊髓同时或相继受累的急性或亚急性脱髓鞘病变,又称Devic病或Devic综合症,其临床特征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单眼或双眼失明,其前或其后数周伴发横贯性或上升性脊髓炎。

5、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此病预后较差,不能早期诊断一直是它的严重问题。

6、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

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是一组由免疫功能障碍所致的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已有大量资料显示,不同疾病患者血清中存在相关的神经节苷脂抗体,提示这些抗体可能在这列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中包括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和米勒-费希尔综合征(MFS,是GBS的一个亚型)。

四、如何预防神经免疫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听起来比较抽象,说到疾病的名称也不常见,主要指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病(急性的又称作“格林-巴利综合征”)和肌炎等。除了格林-巴利综合征,其他疾病都是慢性疾病,临床上多有复发、缓解的过程。病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好转了,在一定的情况下又会复发。多次反复,疾病给患者造成的残障就会加重。而这些疾病都严重影响病人的运动功能,他们或者肌肉无力,或者四肢瘫痪,或者出现大小便困难,使生活质量降低。因此,需要注意防止复发。

春季是这类疾病比较容易发生或复发的季节之一。这是因为春季万物复苏,细菌和病毒也活跃起来,尤其是病毒感染很常见。而这些疾病多经过细菌或病毒感染而诱发,或者经过治疗已经缓解的病人,感染可以干扰免疫系统而使疾病复发。春季,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也经历着明显的变化,可使免疫系统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这也是这一季节多有复发的原因之一。因此,患有这些疾病的病人应该注意调整自己的起居生活,预防感染,如果有波动征兆,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

感染的预防需要病人的自觉自律,对于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更加重要。有人问疫苗是否有益。目前文献上还没有报告采用疫苗预防感染来防止这些疾病复发的肯定疗效,而一些疾病有在疫苗注射后诱发的,如多发性硬化,因此目前不推荐采用疫苗预防感染。

而免疫球蛋白是可以采用的,除了可以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外,免疫球蛋白本身对这些疾病也有治疗作用,但是价格昂贵。一些中药,如板蓝根、大青叶、黄芪等均有调整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增强体质和远离可能有造成感染的场所,尤其是在流行性感冒时,保持房间通风,经常洗手,可以明显减少感染的机会。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是使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途径。快走、慢跑和适度的家务、园艺劳动都有利于调整病人的内环境。

最后强调要保持均衡营养和保持足够的日照。均衡营养可以保持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这些对保持免疫系统的稳定性也有重要作用。患者可以适量补充锌元素。研究发现,锌有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临床上发现,锌能够延长疾病两次复发之间的间隔。而充足的日照可以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并使人体产生足够的活性维生素D,可以防止服用激素造成的钙质脱失,研究还发现,维生素D本身就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可以辅助治疗这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