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养生修身:脑卒中的发病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预防脑卒中……

一、脑卒中的发病原因有什么呢

一、动脉的损害:凡是引起脑动脉病变的因素,都可成为脑卒中的病因:

1、高血压(血压食品),动脉硬化性血栓栓塞。

2、颅内小血管病变: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3、全身动脉炎性病变影响脑动脉: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病),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Buerger病),结节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horton综合症),系统红斑狼疮。

4、感染性动脉炎:钩端螺旋体性,梅毒螺旋体性,真菌、念珠菌或继发于化脓性脑炎。

5、动脉夹层病变:外伤性夹层动脉瘤,马凡综合症,假黄色瘤夹层组织病等。

6、先天性脑血管病变:烟雾病(**),先天性动静脉畸形,先天性动脉瘤。

7、外伤性脑血管病变。

二、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黏度增高,血液浓缩。

三、血液动力学异常:低血压,放射病。

四、血液成分异常:各种栓子(如风湿性心脏病伴房颤附壁血栓脱落,减压病,长骨骨折脂肪血栓,气栓子,红细胞异常(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异常(血小板积聚度增高,血小板增多症),白细胞异常(白血病),凝血因子异常(DIC,高凝状态)。

五、一些继发因素:肿瘤(癌栓子,肿瘤坏死或侵袭动脉出血)。

二、如何预防脑卒中呀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一些因素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法干预的因素,如年龄、基因、遗传等;另一类是可以干预的,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肥胖等,如能对这些因素予以有效的干预,则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能显著降低。

 1、预防高血压

患有高血压病的人卒中发病机会可高于正常人的6倍,如合并糖尿病,危险性升高至8倍。还有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瘤等均与卒中密切相关,有这类危险因素的人,应注意控制血压在一个稳定、安全的范围内。

2、心脏疾病也是引起卒中的重要原因

许多原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病人会突然中风,所以要积极治疗心脏疾病,并请教医生是否可用一些抗凝治疗。

 3、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戒酒、戒烟、减肥,养成从容的性格,适量运动,低脂饮食,这都是预防卒中的关键。

4、预防脑卒中要从幼年开始

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往往从幼儿时期就已开始,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主要原因是与食物中的脂肪含量过高、高糖饮食导致幼年肥胖有关。高脂血症和肥胖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幼年开始,适当控制高胆固醇及高糖食品的摄入,多吃蔬菜与水果;养成不偏食、不过量的饮食习惯;积极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的一生都极为有益。

三、脑卒中家庭急救的知识有什么

脑卒中发病多在35-36岁,以在家中发病占多数。常在用力、激动或一般性活动中急性发病,也有的病人早晨醒来手脚即不能动或不能说话。最早表现常常是突感头痛,伴呕吐、嗜睡、昏睡甚至昏迷不醒,有的病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流口水,喝水呛咳,说话不清楚等。还有一些病人可出现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在家中如遇到上述情形,亲属或者同事千万不要惊慌。因为此时处理是否及时、正确,与病情愈后密切相关。

 较常见的错误处理有:

惊慌失措—缺乏对脑血管病的认识,一遇到紧急情况,或惊叫,或悲哭,茫然不知所措。

野蛮搬运—有的病人家属为“抓紧”时间,抱起病人或背扛起病人就往医院跑,殊不知,这样的运送方式往往会加重病情。

错误应付—只顾及喊人回来帮忙或忙着把病人搬上床,还有的人盲目给病人喂水或饮料。

舍近求远—脑卒中病人早期处理一刻千金,必须分秒必争,有的家属只顾到有名气的医院而延误抢救时间。

掌握正确的应急措施对减少合并症,维持生命体征,防止病情加重,争取时间,进一步救治是十分重要的。

1、初步判断为脑血管意外以后,应使病人仰卧,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如果病人口鼻中有呕吐阻塞,应设法抠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解开病人领口扭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

3、如果病人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宜保持镇静,切勿慌乱不要悲哭或呼唤病人,避免造成病人的心理压力。

4、打电话给急救中心或者医院神经专科,寻求帮助,必要时不要放下电话,询问并听从医生指导进行处理。

5、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如用手电筒观察病人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如有可能应测量血压,如超过150毫米汞柱(收缩压),可以给病人舌下含服心痛定1片(10毫克。)

6、有条件者呼叫救护车来运送病人。若自行运送,在搬运病人时正确的方法时:2-3人同时用力,一人托住病人头部和肩部,使头部不要受震动或过分扭曲,另一人托住病的背部及臀部,如果还有一人,则要托起病人腰部及双腿,三人一起用力,平抬病人移至硬木板床或担架上,不要在搬运时把病人扶直坐起,勿抱、拖、背、扛病人。

7、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作主给病人服用止血剂、安宫牛黄丸或其他药物。

四、脑卒中防治的四大误区

1.吃阿司匹林不能预防脑卒中

有些老年朋友说,我一直坚持吃阿司匹林,怎么也会得卒中?实际上,大量临床研究显示,与脑卒中密切相关的是胆固醇水平,其中ldl-c(俗称“坏”胆固醇)升高,卒中风险就会增加,而ldl-c每降低10%,脑血栓风险就降低15.6%。在抗血小板治疗,降压等治疗基础上,降低ldl-c可以使患者更多获益。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十分出色,目前被认为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石。

目前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他汀预防缺血性卒中/tia(短暂性脑缺血)中国专家建议》指出,对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代谢综合征等脑血栓危险因素的动脉粥样硬化人群,在低胆固醇膳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卒中风险。临床研究显示,阿托伐他汀可使曾有过卒中的患者再发风险降低16%。

 2.定期输液不能预防脑卒中

每到秋冬季,就有不少老年人排着队到医院输液,有的还一次输两瓶,觉得这样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实际上,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首先,拿血黏度作为脑卒中检测指标,缺乏科学依据。其次,这种做法没有循证医学证据,没有证据表明输液能防止脑卒中发生。

3.化验单没有“箭头”不表明正常

不少遭遇过“小中风”的患者常感到迷惑:我的体检化验单多年来一直都没有显示异常的箭头,为什么出现脑卒中、心梗了呢?

 4.保健品或中药不能预防脑卒中

现在民间采用保健品和中药降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做法非常普遍。王拥军教授说,保健品的作用不明确,中药作为治疗高脂血症辅助用药确有一定疗效,但目前仍然缺乏明确临床研究依据。因此,保健品或中药是无法取代药物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