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养生修身:预防婴儿患中耳炎 妈妈要掌握正确喂奶姿势……
篇一:预防婴儿患中耳炎妈妈要掌握正确喂奶姿势
当宝宝喝奶后有搔耳、摇头、大哭不休等表现,在排除其他因素后,应警惕是否奶液入耳
广州日报讯(记者任珊珊通讯员王海芳、郎成林)在不少婴儿趣怪视频中,都有大头虾妈妈让宝宝平躺在床上抱着奶瓶喝的画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区永康副主任医师提醒大家,这种喂奶姿势易导致宝宝患上中耳炎,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耳聋。
区永康指出,从耳朵的解剖结构来看,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其中中耳是一段相对密封的气腔,在前壁有一个小管通向鼻咽部叫咽鼓管。“成人的咽鼓管较长且狭窄,而婴儿的耳朵因为发育尚未完善,咽鼓管较短较宽,且位置水平,其生理峡部又未形成,所以管腔相对宽大。”区永康说,婴儿咽鼓管肌肉收缩力较弱,在鼻咽部开口较低,所以鼻咽部的液体容易流入中耳。
如果让孩子平躺喝奶,奶瓶的吸入口开得过大,奶液流量大,喷射急,就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从而诱发宝宝的中耳炎。小月龄宝宝容易溢奶,平躺姿态下,也易使乳汁流入中耳而发生中耳炎。
由于婴儿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极易耽误医治,因此,妈妈要密切观察一些迹象,当宝宝喝奶后有搔耳、摇头、大哭不休等表现时,在排除可能引发宝宝不适的其他因素如尿湿、排便、衣服不舒服等因素后,应警惕奶液入耳的可能性。如果宝宝耳朵流脓,应尽快送医院医治。
区永康建议,预防喂奶引起的中耳炎,妈妈要注意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坐着喂奶,应将孩子抱起放在腿上,孩子上半身靠的那一条腿用小凳子将腿垫高。卧位喂奶,则应将孩子置于身体一侧,并用手肘、枕头或者衣物垫在孩子头下,或者将其上身支起,形成一定角度,切勿让孩子直接躺在床上。
篇二:喂奶姿势不正确,婴儿易得中耳炎
前日,家住岑村的徐女士因孩子在床上大哭不止,来不及给孩子垫枕头就直接让孩子吮奶吃,谁知孩子的哭闹不但没有停止,反而越来越凶。后来孩子还出现了发热、抓耳摇头,甚至呕吐、腹泻等症状。入院后,医生诊断发现孩子患了化脓性中耳炎。专家指出,婴幼儿患中耳炎,往往和喂奶姿势不正确有关。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耳鼻喉中心教授董玉礼称,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其中,中耳为一相对密封的气腔,在前壁有一小管通向鼻咽部。平时此管在鼻咽部的出口受周围组织挤压而呈密闭状态,外界气体不能进入。当吞咽、咀嚼、打喷嚏或哭闹时,咽鼓管便作瞬间开放,以维持中耳内外气压平衡。由于婴儿耳的发育尚未完善,咽鼓管较短,且位置低而平直,其生理峡部又未形成,故管腔相对宽大。加上咽鼓管肌肉收缩力较弱,在鼻咽部开口较低,所以鼻咽部的液体容易流入中耳。
“由于年幼不能表达,患病的孩子往往不肯吃奶,家长要引起注意。”董玉礼提醒。倘若喂奶姿势不当,例如横抱着喂奶,让孩子平躺着吃奶,奶瓶口开得过大,竖得过直等等,均易使乳汁沿着咽鼓管注入中耳内而诱发中耳炎。另外,喂奶时间间隔太长,孩子的饥饿感增加,吮吸强烈,吸入的空气过多,容易发生溢奶现象,也容易使乳汁呛入中耳而发生中耳炎。
此外,家长还应特别注意,孩子感冒时的鼻涕也比较容易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造成中耳炎,所以感冒时应避免大力擤鼻,预防中耳炎发生。若孩子不慎感染后,应及早用足量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控制感染,直至症状消退5~7日后才停药,务求彻底治愈,不可在症状消退后立即停药,以免变成慢性中耳炎。
篇三:喂奶姿势不正确会致宝宝中耳炎
悄悄话没反应,6岁的儿子原来听力有问题,这让谢女士很吃惊,为什以前没有发现?“湖南听力筛查覆盖率仅为38.08%!”今日,记者从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获悉,从2008年开始,近三年来,该医院听力筛查新生儿总人数分别为:4938人、6608人、7379人,查出听力有问题的分别为:26人,51人、132人。专家表示,主要原因是先天性遗传、孕期病毒感染及中耳炎、中耳积液。
儿子6岁了,才发现听力有问题
谢女士家住宁乡农村,常年和老公在外面打工,6岁的儿子由爷爷奶奶带。前不久,即将外出的她准备和儿子说说悄悄话,结果儿子没一点反应,原来孩子的左耳有听力障碍。
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盛湘云称,像谢女士这种情况,儿子6岁才发现听力障碍的在城里确实比较少见,农村比较多。2010年度湖南省听力筛查覆盖率为38.08%,也就是说接受听力筛查的新生儿仅占全省活产新生儿的38.08%。各市州筛查率不同,存在地域差异。长沙已有筛查机构79家,长沙地区的筛查率在60%左右。省妇幼保健2010年度筛查新生儿总数7379人,是湖南省筛查数量最多的筛查机构,筛查率在98%以上,在该院出生的新生儿基本上接受了听力筛查;未通过筛查的新生儿均按程序进行了听力诊断。
喂奶姿势不正确,也可能导致宝宝中耳炎
“导致婴儿耳聋的因素很多,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盛湘云介绍,如孕期使用耳毒性药物;长期处于电脑、电视、手机辐射的环境;妈妈在孕期患重感冒、疱疹等疾病;外生殖器感染尤其是梅毒、艾滋病;或者是妈妈有接触化学物质史如重金属汞、铅,有机磷农药等;以及有接触放射性物质等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婴儿耳聋。
此外,妈妈在孕早期尤其是前3个月避免感冒,发热、少接触放射性、化学性、辐射性物质,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对于有耳聋家族史的胎儿应及时做耳聋基因检查。少去噪声环境,胎教音乐有助于胎儿听力系统发育。
妈妈们喂奶时也应该注意,宝宝的脑袋应该抬高一点,因为婴儿的鼻咽管是直的,一旦呛奶后奶液很容易流到耳朵里,引发中耳炎。
早期干预可避免耳聋
“目前国家已经广泛推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宝宝出生2天以后就可以进行听力筛查,可以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耳聋问题。”盛湘云介绍说,听力筛查结果分两种情况,一是通过筛查,这类婴儿要求家长学会对其进行听声音反应的观察,并且3岁前每年听力体检一次就可以了;二是未通过筛查,这类婴儿需要在42天内再次进行筛查,如仍未通过,就需要在3个月内做听力诊断性检查,以确定宝宝是否有耳聋以及耳聋的轻重程度,并找到耳聋的原因。
经过诊断明确病因的大部分听力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干预。方法有很多,比如:药物、手术、助听器、人工耳蜗、辅助声放大系统等等。这些方法只是为孩子提供听到声音的环境,然后通过康复训练、家长的帮助,让耳聋的孩子能够学习语言。发现及诊断的越早(3岁前),康复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