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养生修身:手心出汗处方 手心出汗的中医药膳食疗方法……

一、手心出汗处方

手心出汗,与身体素质、内分泌等等都有关系的。身体健康的人,即使全身大汗,手心也应该是干的。而手常出汗的人,往往是身上没有汗,手心却满是冷汗,感觉冰凉的。有的人越到冬天手越出汗。手心出汗是体质虚寒的表现,应该多吃些温补的食物调理身体,还要加强锻炼,目的是加速血液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

一般多汗症的原因分成两大类,绝大多数是原发性,只有极少数是续发性。所谓原发性手汗症是指没有特定的原因,就好像有的人长得比较高,有的人比较矮,出汗量的多少每人也有所差异。手汗症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反应比别人强烈,交感神经系统控制我们汗腺的分泌及血管的收缩,所以紧张的时候,甚至在比较热的环境中,所流的汗比一般人多得多,其根本原因也尚不明了。

而继发性手汗症是发生某些疾病后发生的,比如甲亢、更年期综合征、精神障碍等,在做某些内分泌治疗时也会发生手汗增多。原发性手汗症比继发性手汗症更多些。

不过专家也表示,过去手汗症并不被认为是一种病,不少人对此也是常常视而不见。现在,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开始提高,大都十分注重自己在社交场合所表现出的仪态举止,因此前往医院就诊的人也越来越多。毕竟,给不明就里的另一方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可就麻烦了。

一般来说,中、轻度手心多汗者,可吃些清热健脾的东西。夏季应多吃些清热解暑、消化健脾的东西,才能较好地抵制湿热,减少手心的出汗次数和数量。清热健脾方法:

药物组成生地15g石斛l0g天花粉15g连翘l0g金银花l0g黄芩l0g黄柏l0g夏枯草15g焦白术l0g白扁豆10g党参l0g枳壳6g

二、出汗的种类和7大症状分析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

1、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2、盗汗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者。

3、战汗

即全身战栗后汗出,是热性病过程中正邪抗争的一种表现。如战汗后热退,脉静身凉,表示邪去正安,元气恢复,是一种好现象。若汗出后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表示正不胜邪,正气随着虚弱下去,则是危重症候。战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初、中期。

4、绝汗

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

5、头汗

出汗仅限头部。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则多为虚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额汗大出,是属虚阴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但小孩睡觉时也常常头部出汗,若无其他症状,则不属病象。

6、偏汗

俗称“半身汗”。它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

7、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三、六个部位出汗要注意

1.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诊断: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建议:一般的时候,应该尽量保持自己心境平和,并且要少生气,一定要保证每天充足睡眠,要不然就容易导致身体的阴虚以及肝阳上亢。

所以说每天可以冲泡枸杞茶饮用,这样有利于平肝的作用。

2.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诊断: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肺气不足主要是因为其天生体质虚弱造成。

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3.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诊断: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建议: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激素检查。

平时调节内分泌主要从饮食、运动上入手,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还要有科学的生活规律,不要经常熬夜,以免破坏正常的生理规律,造成荷尔蒙的分泌失衡甚至不足;进而引发其他疾病;还要保证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与激动、保持精神愉快,以免不良情绪影响到内分泌系统;预防感染;

4.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

诊断:因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过分旺盛,且气味很大,就可能说明日常饮食的味道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建议:若诊断为汗腺过大,可以去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另外,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5.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诊断: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建议: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

6.手心、脚心出汗——血虚

诊断: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

建议: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饱为好。

四、手心出汗的中医药膳食疗方法

(1)百合粥

[功效]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材料]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用法]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2)黄蓍粥

[功效]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材料]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3)浮小麦饮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用法]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浮小麦】甘,凉。入心经。止汗。

(4)小麦山药汤

[功效]补气敛汗。

[材料]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用法]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