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者之家|养生修身:产后气血恢复,正确进补是关键……

篇一:产后恶露不绝应如何调治?

分娩后,随着子宫内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内膜的脱落和修复,含有血液、坏死脱膜组织等物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最开始为红色恶露,多在产后持续1周左右。以后排出浆性恶露。最后排出白恶露。如产后已3周,仍有血性恶露,称为产后恶露不绝。通过观察恶露的性质、气味、量及持续时间,可以了解子宫复原情况及其有无感染存在。如果血性恶露持续2周以上,量多,常提示胎盘附着处复原不良或有胎盘胎膜残留,如果恶露持续时间长且为脓性,或有臭味,表示有宫腔内感染。如果伴有大量出血,子宫大而软,常提示子宫复旧不良。

恶露不绝的辨证分型及药膳调治如下:

气虚型

恶露色淡红,质稀无臭,产妇时觉下腹下坠,神疲倦怠,少气懒言,头晕目眩,舌质淡红,脉缓弱。调治宜补益中气,升阳固摄。

(1)黄芪粥:黄芪30克,水煎3次,去渣取汁,同粳米100克共煮粥,待熟加陈皮末3克,稍煮,入红糖适量调食。每日1剂,连用5~7天。

(2)参术芪米粥:党参9克,白术18克,黄芪15克,水煎2次,去渣取汁,入粳米60克,煮粥食用。每日1剂,连服5~7天。

血淤型

恶露量少,色紫黑,产妇腹痛拒按,舌质紫黯,边有淤点,脉弦实有力。调治宜活血化淤。

(1)益母草红糖汤:益母草60克,煎汤200毫升,加红糖50克,热服。每日1剂,连服5~7天。

(2)姜楂茶:焦山楂12克,生姜片3片,红糖30克。将山楂、生姜及红糖放入茶杯中,倒入滚开水,盖上茶杯,浸泡约30分钟后开始饮汁。此茶温经散寒,化淤止痛,养血活血。适用于产后血淤所致的恶露不下或恶露不净等。

(3)红花草糖水:红花3克,益母草15克,水煎去渣,取汁50毫升,加红糖20克,饮服。每日1剂,连用5~7天。

血热型

恶露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稠而臭,产妇面赤口干,舌红脉数。调治宜清热解毒,养阴止血。

(1)冬瓜皮赤豆茶:赤小豆、冬瓜皮各适量,水煎代茶频饮,连服数天。

(2)莲草茅根炖肉:旱莲草、白茅根各30克,水煎去渣取汁,加猪瘦肉少许,用水3碗,煎至一半,每日分3次服用。

(3)田七炖鸡:母鸡肉300克,田七15克。姜、葱各3克,料酒5克,盐2克,味精1克。将洗净,切块的鸡肉放入锅内,加清水约1000克,置旺火上烧开后,撇去浮沫,加姜、葱、料酒,移至小火上炖至鸡肉熟烂,再加研成粉末的田七、盐及味精,稍煮片刻即可离火食用。功效益气养血,生精补脏,化淤止痛。对产后气血虚弱者非常适宜。此外,还可治疗产后恶露不下、恶露不止等。

篇二:应对产后水肿的食疗药膳

产后水肿

产后水肿,是指妇女产后面目或四肢水肿。一方面是因为子宫变大、影响血液循环而引起水肿,另外受到黄体酮的影响,身体代谢水分的状况变差,身体会出现水肿。

据中医辨证,产后水肿可分为5种:

(1)气虚血亏产后水肿。产妇表现为全身水肿,面色萎黄,口唇色淡,指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神疲乏力。

(2)气滞血淤产后水肿。产妇肿胀首先起于足部,渐至腿腹,胸脘胀闷,神情抑郁,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少,颜色黯红。

(3)脾虚产后水肿。产妇面目四肢水肿,肤色淡黄,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4)肾虚产后水肿。产妇全身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面色晦暗,心悸气短,四肢逆冷,腰痛腿软。

(5)湿热下注产后水肿。产妇下肢水肿,身重困倦,胸闷脘胀,小便黄赤,尿频涩痛,纳呆,腰部酸胀。

针对产后水肿,中医会以补肾活血的食疗方法,去除身体水分:

(1)薏苡仁红豆汤:将生薏苡仁20克、红豆30克洗净浸约半日,沥干备用。薏苡仁加水煮至半软加入红豆煮熟,再加入冰糖,待溶解后熄火,放凉后即可食用。此汤水有助养颜美容,益气养血、利水消肿。可以强健肠胃、补血,也可以达到通乳的效果。

(2)红糖生姜汤:生姜连皮用水洗净,拍成粒;姜与红糖一起放入瓦煲,用适量水,猛火煲至汤沸;改用慢火续煲45分钟,即可乘热饮用。此汤祛风散寒、活血祛淤、可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健胃、开胃,生姜连皮有行水消肿的效果。

(3)豆瓣鲤鱼:带骨鲤鱼肉250克,豆瓣酱30克,葱10克,姜10克,蒜10克,湿淀粉15克,调味料适量。将色拉油入锅,旺火烧至油热时下鱼块炸黄捞出。锅中留少许油,下葱末,姜末、蒜末、豆瓣酱,加酱油、料酒、白糖、鱼块、鲜汤入味,加味精,用湿淀粉勾芡即成。鲤鱼味甘、性平,可利水消肿、下气通乳,特别适合虚弱体质、痰湿体质以及孕妇水肿和产后食用。

篇三:产后气血恢复,正确进补是关键

产后进补不等于大吃大喝,调理得当、合理膳食非常重要。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产后气血暴虚,理当大补。”然而,每个新妈妈的体质不尽相同,所以应该辨证进补,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这样才能收到比较好的进补效果。要注意,产后进补并不是指吃大鱼大肉,而是针对新妈妈的体质进行补虚、化淤、解郁等综合性的调理。

一、产后进补的误区

误区1:产后马上多喝汤

产妇分娩后,家里人少不了给产妇炖一些营养丰富的汤,如鲫鱼汤、猪蹄汤、排骨汤等,一是为新妈咪补充营养,促进身体早些康复,二是使奶水多分泌些。其实这样进补容易适得其反。因为母体从宝宝出生到开始产奶,中间有一个环节,就是要让乳腺管全部畅通。如果乳腺管没有全部畅通,而新妈妈又喝了许多汤,那么分泌出的乳汁就会被堵在乳腺管内,严重的还会引起新妈妈乳腺炎。而且刚刚出生的婴儿胃容量小,吸吮力也较差,吃得也少,过多的奶水会淤滞于乳腺导管中,导致乳房发生胀痛。

建议:

产后不宜过早产奶,建议在分娩1周后逐渐增加喝汤的量,以适应婴儿进食量渐增的需要。让宝宝尽早吮吸新妈妈的乳头,可以促进妈妈乳腺管的畅通。其实新妈妈不必那么迫切地催奶,人体自然会调适出最好的状态,慢慢调养才是正理。

误区2:大量进食补血食品

在民间,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产后新妈妈们出血较多,多吃一些红糖、桂圆、红枣、赤豆可以补养身体。这些食品固然具有益气养血、活血化淤的功效,可以帮助产妇补充碳水化合物和补血,但凡事都要适可而止,千万不可饮食过量。因为这些都是高糖食物,饮食过多可能导致出血量更多而造成贫血,且容易引起蛀牙。

建议:

产后一个礼拜里面进食即可,不可过多食用。

二、如何正确进补

“对于产妇来说,补是一定要补的,但补什么得依个人体质而定。”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赵先兰说。进补不等于吃大鱼大肉,调理得当、合理膳食非常重要,建议产后少食多餐,尽量不挑食。

第1周代谢排毒

产后第一周。饮食上要尽量清淡,多吃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食物,避免吃得太油腻滋补。因为此时妈妈的体力很差,全身水肿未消,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尚未恢复,伴随着子宫强力收缩,恶露大量排出。所以这阶段的进补重点在于促进肠胃功能恢复,并补充体力。

第2周养腰固肾

产后第二周。随着子宫入盆腔,脾胃功能的恢复和内脏的复位、收缩就成为本周食补的重点。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故脾胃乃后天之本。所以脾胃调补到位才能帮助新妈妈吸收营养;建议此时多吃腰类食材(猪腰、羊腰、鸡肾等),强腰固肾,帮助内脏和骨盆腔收缩,减轻腰酸背痛。

第3周滋养泌乳

产后第三周,随着新妈妈的机体功能逐步恢复,宝宝对母乳的需求也逐步增加,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喝汤催乳了。要想分泌出营养充足的乳汁,饮食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产后调补得宜,气血顺畅,奶水就会源源不绝。

第4周改善体质

产后第四周。这是新妈妈即将迈向正常生活的过渡期,体力、肠胃、精神都已经恢复良好了。这一周最重要的是巩固坐月子成果,同时逐步向正常的饮食过渡。由于分娩时排除了体内废物,妈咪在整个月子期间如能好好调养,原本的妇女病、生理期不调,手脚冰冷的情况都会改善许多。